第389章 德國人在觀望(第1/3頁)
章節報錯
“狗咬嶺!”
6月21日,安達二十三看著地圖面露悲涼之色。
自己的生命將終結在這異國他鄉的小山嶺上,並且是山嶺的名字還是那樣的俗氣,他的心中頗有些不是滋味。
從軍校開始,他就自視非常人,立志要創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就算死也應當死的燦爛、死的輝煌,而不是像今日這般一點波瀾也掀不起來。’
山嶺在晃動,隆隆的炮聲傳進掩體裡已經變得沉悶。
如此高強度的炮火覆蓋只預示著一件事,
中、國人將發起最後的攻擊,第37師團的聖戰之路走到盡頭。
頭頂上的泥土撲簌簌的往下落,很多指揮部裡的人也在難保持鎮定,眼中飽含驚恐與茫然。
安達二十三站在指揮部的中央,就算頭頂和軍服上鋪上了厚厚的塵土他也一動不動。
在人生的最後時刻他會想些什麼呢?
家鄉?親人?天皇?
狗咬嶺?江東?
………
………
狗咬嶺本身就只是一座小山,海拔400餘米,在綿延的太行山裡微不足道。
今天的攻擊只動用了江東一個炮兵團的火力,但即便如此,也不是小小的狗咬嶺能夠承受的。
在第42師和第169師的戰士們看來,整座狗咬嶺從山腳到山頂都在燃燒。
爆炸的火光連綿不絕,就好像是有人在整座山上纏了一大圈鞭炮,前後兩頭同時點燃,讓山峭作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酣暢淋漓的烈火浴。
兩個師的進攻部隊已不再像前一日那般顯得興致盎然和躍躍欲試了,過去的這一天發生了十幾場的戰鬥,再猛烈的炮火他們也曾見過。
當然,士兵們之所以如此沉寂,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經歷了一天的戰鬥,很多朝夕相處的弟兄永遠的離他們而去了。
他們此刻想著的是復仇、是勝利,自然少了很多欣賞和感嘆的情緒。
雖然之前保證的是用一天的時間全殲日軍第37師團,但是戰鬥打到了第2天,潞安的指揮部也並沒有長官發來斥責電報。
只因日軍一個師團的戰鬥力是有目共睹的,第98軍能走到如今這一步,已經是十分不錯了。
不能用江東部隊的標準來衡量每一支國軍部隊。
………
………
北平,華北方面軍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