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忠似乎下定了什麼決心,看著于學忠和江東說道:

“根據第5戰區長官部的情報,現在渡過淮河的小鬼子最多隻有兩個聯隊。我認為,一味防守不是辦法,我們不能等著挨小鬼子飛機和重炮的轟擊。我們要主動出擊,打小鬼子一個措手不及,爭取一舉將小鬼子趕回淮南。”

“主動出擊會不會太冒險了?”于學忠臉帶痛苦之色,“小鬼子的火力比我們強得太多,我51軍113和114兩個師,在四五天的防守戰鬥中損失極為慘重。原本兩個師有8個團,現在所有殘兵加在一起只能拼出4個團了。”

張自忠看了一眼江東,江東的臉色也很凝重。

“既然是我提出的這個計劃,當然要以我59軍作為主攻力量,於老哥的五十一軍便留在固鎮後方休整,先充當一下戰役總預備隊。”張自忠似乎早已打定了主意。

59軍大部是從長城抗戰的第二十九軍改編而來,這支部隊打仗歷來崇尚主動攻擊。作為部隊的建立者和靈魂,張自忠提出這樣的計劃江東也不覺為怪。

還有另外一點,59軍和張自忠本人都急需一場大勝仗。

59軍一直駐守北平和天津,七七事變的時候這支久負盛名的部隊的表現不如長城抗戰時亮眼,甚至可以說得上是一塌糊塗,因而遭到了全國百姓的唾罵。全軍上下都憋著一口氣,誓要用一戰來雪恥和正名。

而張自忠本人呢,他在北平淪陷之前奉宋哲元的命令擔任市長,後日軍成功佔領北平和天津,他有些狼狽地從城中逃了出來,被許多不知真相的百姓誤解為他要和小鬼子談判,背了一段時間的賣國賊罵名。

他甚至被軍委會和蔣委員長剝奪了軍權,不讓他再指揮部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次是因為第五戰區李宗仁長官想在徐州打一場大仗,特意請求蔣委員長放張自忠出來帶兵的。

江東想清了前因後果,也到了該表態的時候了。

“我手底下雖然只有2000多個弟兄,但我相信他們也願意和我一起跟隨張將軍殺鬼子。”江東看著張自忠,“還請張將軍講一講具體的作戰計劃。”

江東的表態讓張自忠很高興,這至少說明他的計劃還是有人支援的。

“我準備報請第5戰區李宗仁長官,請求淮北淮南聯合行動,你們來看!”張自忠走到巨幅作戰地圖前,“我國軍在淮南還有四十八軍,三十一軍和第七軍,這三支部隊雖有損傷,但還沒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江東和于學忠都是聰明人,張自忠的想法他們很快就猜到了。兩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日軍第十三師團最多不過兩萬餘人,我方數倍於敵,又是從不同方向同時發起進攻。任他的重火力再多,單兵素質再強,也不可能同時轉戰多條戰線。”

張自忠越說越自信,頗有些古時大將之風度。

“我59軍已經組建出兩個加強團,他們無論人員和裝備都是全軍精銳,我準備用這兩個團為先鋒,直插日軍中路。另再以38師、108師從東西兩個方向向南攻擊,我騎兵第13旅則為戰場機動力量,負責圍堵可能出現的口子和驅趕小鬼子。”

江東一直在盯著地圖,不得不說張自忠的膽子很大,計劃也很好,他很相信自己手下弟兄能按他的作戰意圖實行。

“只要這個作戰計劃能得到長官部的同意,我的團也願意作為先鋒,正面和小鬼子硬碰硬!”

江東毫不猶豫地說道。

“好!”張自忠激動得臉色微微潮紅,“我馬上將作戰計劃報告給戰區長官部,我相信他們肯定會同意的!”

于學忠全程面無表情,他的部隊和小鬼子死磕過,這樣的作戰計劃他保留意見。

喜歡抗戰之重整河山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重整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