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三個人未免太多(第1/2頁)
章節報錯
周正清脆的童音在大廳中響起,淡淡地詰問道:“既然他是秦兄的義弟,那便是我的義弟了。剛才不過是小孩子之間的打鬧,你們抓他做什麼?”宮人面面相覷,正要放開小天澤。
小天澤卻發出一陣尖銳的嚎叫聲,小孩子音域極廣,他的聲音吵得周圍的人紛紛捂上雙耳。小天澤怒視周正,眼睛裡一片赤紅之色,像是要噴出火來。他渾身上下的肌肉爆起,“啪嘰”一聲,居然生生地掙斷了縛仙索!
一個尚未有氣感的孩童,居然能夠掙開縛仙索!就算這只是最低一等的縛仙索,也夠駭人的了。
小天澤面色猙獰,再次衝向周正。黃三高聲罵道:“豎子,爾敢?”說話間身形如電地攔在小天澤面前,正待出手。然而比黃三更快的是秦宇,他一把抱起小天澤,沉聲道:“天澤,不要鬧了!”
“放開我!”小天澤下意識地伸出拳頭,出拳速度極快,還帶有赫赫的風聲,像是攜著萬鈞之力,就要攻向秦宇。秦宇不閃不避,直視著小天澤的眼睛,輕聲道:“你連小哥哥都要打嗎?”
秦宇的聲音溫柔得像是一片羽毛,隨著清風四處飄浮。卻如重石般落在小天澤的心裡,小天澤眼眸中的赤紅色漸漸退去,他就著這個姿勢撲進秦宇懷裡,哇地一聲哭了。“我不要他給小哥哥當弟弟,我才是小哥哥的弟弟!”
秦宇摸摸小天澤的腦袋,並不說話。這個傻孩子啊,他原本也不想答應周正的提議,還不是為了救小天澤,才順水推舟地應承下來嗎?更何況,“以兄弟相稱”和“真正的情同手足”完全是兩碼事啊,他對周正只是口頭上叫一下賢弟而已。小天澤連這醋都吃,未免也太實誠了吧。
小天澤的事就此揭過,周正卻藉著和秦宇交流修煉感想的理由,賴在昭羽侯府不走。於芷君拿出侯府珍藏多年的好茶,搭配各式點心,煞費苦心地招待周正,唯恐他因為那一摔對侯府心存記恨。
然而,今日是除夕,除夕夜是闔家團圓之時,太子怎麼能在昭羽侯府度過呢?宮人三催四請勸太子回宮,就連楚天子都派人來侯府請太子回宮。直到申時末,太子仍舊沒有一點要離開的意思。這下,就連於芷君都急了,太子遲遲不走,他們怎麼過年啊?
於芷君頻頻朝秦宇打眼色,秦宇何嘗不想讓周正早點走,但周正……
周正眨巴著一雙大大的眼睛,一臉欽慕地看向秦宇,糯聲糯氣地道:“宇哥哥,既然你已經原諒我了,那你還來宮裡陪我一起修煉好嗎?太傅授課水平好差,聽他一個月的嘮叨,還不如宇哥哥幾句話有用呢!”
秦宇這才反應過來,難怪周正要向他請教修煉心得,原來在這裡等著他呢!周正這隻笑面狐狸,心眼真是太多了。秦宇也聽過太傅授課,人家明明就講得很好啊。強行被周正誣賴授課水平很爛,太傅絕對是躺槍了吧。
周正居然還向自己施展賣萌術,上一次秦宇就是被這樣騙到竹林的,那一頓打至今仍讓秦宇心有餘悸。周正這次想把他騙到皇宮,該不會又想出折磨他的新招了吧?秦宇嚇得打了個寒顫。
宮人跪了一地,齊聲哀求道:“還請殿下回宮!”如果因為太子不回宮而耽誤了年節的吉時,先不論太子要受到什麼懲罰,他們的一頓大板絕對少不了。倘若周天子大怒,他們的項上人頭恐怕都要保不住了!
周正卻無動於衷,只是把玩著手上戴的玉扳指,面帶笑意地看向秦宇。大有一幅“你不答應做我的陪讀,那這年誰都別想過了”的架勢。
秦宇在心裡哀嘆,真要論起熊孩子的程度,小天澤絕對遠遠不及周正!小天澤哭鬧只是要個糖葫蘆吃,周正是在談笑間要別人的命啊。
他思忖道:玄天宗每隔五年便大開山門,廣納天下英才。明年的五月便是玄天宗又一次收徒之際,原身正是此時加入玄天宗。自己也同樣計劃著明年拜入玄天宗,他在楚國只會再呆五個月。左右只有五個月了,便是入宮做太子陪讀又如何呢?
更何況楚天子並非蠻不講理之人,從他上次對秦宇道歉並處罰周正的舉動來看,他還是護著秦宇的。有楚天子撐腰,皇宮也不至於是龍潭虎穴。大不了自己小心一點,不要再被周正哄到人跡罕至的地方就是了。
總之,現在要先把周正這尊大佛送走,畢竟於芷君眼色打得都快眨出眼淚了。
秦宇朗聲一笑:“能得賢弟的賞識,是愚兄的福分!”他雙手作揖,算是答應了周正的請求。兩人約好進宮陪讀的時間後,周正才在眾多宮人的簇擁之下回宮。
於芷君率領昭羽侯府一干人等送周正離去,直到玉輅完全消失在視線之內,她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今天明明是佳節,於芷君卻面色沉悶。
單靈根是宇兒之福,也是他之禍。太子曾因宇兒的單靈根而對宇兒心生嫉妒,不惜痛下毒手。今日這番作態,想必是楚天子有所囑託,太子開始使用手段拉攏宇兒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楚國儲君年紀尚小,已經頗有心計,幾句話就能把宇兒玩弄於鼓掌之間。有朝一日,等周正繼位,他們家宇兒還不被生吞活剝了啊!
大楚國已非宇兒的久留之地。夫君說得對,她不能再因為自私而把宇兒困在身邊了,明年五月便送他去參加玄天宗的選拔吧。
秦宇笑著幫於芷君解悶,歪著頭問:“孃親,我們還要接著打掃府裡嗎?”於芷君不想讓秦宇擔心她,只好強作歡顏:“還打掃什麼呀,這麼晚了,快去吃年夜飯吧!”
年節是普天同慶之時,於芷君又向來體恤下人,因此昭羽侯府足足擺下五十桌宴席。今夜,只要是侯府的一份子,無論身份尊卑,都能上桌用膳,一同守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