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禦天下兵馬,這是太尉府的職責。中太尉負責的是羽林衛、驍騎營、車騎營、驃騎營和胡騎營五大主力軍隊;外太尉負責的是邊關守軍,以及地方駐軍。丁式程出任胡騎將軍,又“監督西陲四郡軍事”,權力固然大,但依然要受到外太尉的節制。

“朕要眾卿為天下舉薦一名外太尉人選,此人不僅要熟知邊關和地方軍事,還要在軍中有資歷、威望,足以統禦兵馬、外禦戎狄!”皇帝劉彥釗宣佈道。

眾臣們面面相覷,很多人心裡其實有底,但楊坡和崔正不發話,他們也不敢說出這個人的名字。竊竊私語了一陣,右丞相東郭棠眼珠一轉,大步上前,開口道:

“臣舉薦安西將軍周綽擔任外太尉一職!”

一石激起千層浪,雖然有叫好的,但更多的是不滿的,一時間群臣們紛紛站出來上書,反對者佔了七、八成,與支持者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周綽乃是廢太子的支持者,如此任命無異於引狼入室!”一名文官模樣的反對者說。

“胡說八道!君不見周將軍在西陲謹守邊關,胡馬不過陽城關,朝廷的威信也在西域諸國之中播撒流傳,壯我華夏之德!出任外太尉,乃是順應人心之舉!”一名身著武官朝服的支持者反駁道。

“周綽經營西陲四郡這麼多年,手握重兵不尊朝廷,早有不臣之心!”反對者又道。

“周將軍有不臣之心?你又是如何看出來的?我看到的卻是他的一顆拳拳愛國之心!”支持者又反駁道。

……

朝堂之上,“清流”派奮力圍剿,不惜往周綽身上潑上不存在的汙名;“軍功”派則拼命維護,奈何口才遠遠不如這些擅長口誅筆伐的文官,漸漸詞窮起來。然而武將們有的是血性,說到激動之處,幾名武將擼起袖子擺出一副“以力服人”的架勢,兩派之間儼然已經撕破臉皮。

而另一邊,“外戚”一黨們趁機從中挑撥離間,一會兒貶低周綽是“廢太子舊臣”,一會兒又贊其“國士無雙”,極盡所能挑唆“清流”和“軍功”兩派的關系,藉此機會分化他們。

“諸位大人請聽在下一言!”群臣中忽然一人大聲喊道,他們循聲看去,居然是下禦史白德虞。

“諸位同僚!”白德虞朝群臣們作揖致禮道,“外太尉的任命事關重大,我等且先不要為周將軍能否勝任各執一詞。為今之計,是要集思廣益,多舉薦人選,為陛下提供參考!右丞相舉薦了周綽將軍,諸位也可以舉薦其他人,讓陛下有個對比,諸位說是也不是?”

白德虞的建議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當即有個文官跳出來,說道:“臣舉薦車騎將軍趙諱如!”趙諱如是與張雲遠、李元疾、周綽同時代的老將,現在已經七十了,掛著車騎將軍的名號只不過是養老的虛職。這位老將軍雖然屬於“軍功”一派,但卻是“清流”一派的盟友,當年“太子逆案”時,就是他執行太尉府的命令封堵叛軍入京的要道,保衛了中畿的安全。

“很好,還有呢?”皇帝劉彥釗笑眯眯地問道。

“臣舉薦大將軍張師起!”一名武將提議道,引得張師起無奈苦笑。誠然大將軍的秩級比肩左、右丞相,在戰時擁有節制天下兵馬的大權,但在和平時期,大將軍就是一個閑職、象徵,沒有什麼實權,遠不及秩級稍低的外太尉來得風光。

“臣舉薦驍騎將軍衛越!”舉薦者是崔正的門生。衛越當年也是隨劉義臻一道入京的舊臣,他並沒有什麼軍功,得到驍騎將軍的位子首先是論資排輩,其次他的兒子取了崔氏一族的女子,由此得到了“外戚”一派的支援。

“不錯,還有呢?”皇帝劉彥釗臉上的笑意更甚了。

“臣舉薦安西將軍周綽!”

“臣舉薦驍騎將軍衛越!”

“臣舉薦車騎將軍趙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