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丁式程辭官(第1/2頁)
章節報錯
禁衛軍在京城中的搜捕行動一直持續到了深夜才結束,期間發生過一些零星的沖突,但在禁衛軍的鐵蹄之下,這種無意義的抗爭很快就被撲滅。忙活了一天一夜,張忌傲和梁尉章才將大隊人馬撤出京城,不過仍然留下了兩、三人的兵馬維持秩序。
二人交流盤點了一下,這次突擊行動計抓捕有問題的人員近百名,殺死了十八名頑抗份子,另查出私藏違禁之物的有六十多戶,沒有身份證明文書的一千多人。這樣看來,京城內的治安隱患實際上已是非常嚴重了。
光祿卿張忌傲與執金吾梁尉章剛踏入宮門,就被早已守候在門口的小黃門李亦德帶了進去,直奔禦書房而去;而此時皇帝劉彥釗仍然在禦書房秉燈夜讀,他其實在等待禁衛軍搜查京城的結果。
“臣等叩見陛下!”二人俯身拜道。
皇帝合上書卷,氣定神閑地問道:“結果如何?”
二人便將忙活了一天的成果做了一通彙報給皇帝,完了張忌傲頗為憂慮地說道:“今日查出的私藏違禁物、陰蓄死士的家族,多是京中權貴。照此看來,這些人無視朝廷法度、擾亂綱常,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皇帝目光微寒,凜然說道:“自朕登基以來,體恤天下初定、百姓生養艱辛,故以黃老之術治國、與民休息,以圖我大盛國力之恢複,對於官吏、百姓也就放鬆了制約。如今看來,朕的‘仁孝’非但未能得到他們的認可,反而當朕是軟弱可欺!”
“一家之主、一國之君,立威、立信、立德,三者同立,家國才興盛!”皇帝劉彥釗將自己的感悟侃侃而談,“上位者無信無德,則臣民離心離德,天下分崩近在咫尺;然則君主無威,則不足以震懾宵小、統禦四海,前霄之禍亦不遠矣!”
張忌傲和梁尉章一聽皇帝口中所言,心裡也是震撼不已,皇帝突然下令搜查京城不法之徒,原來是為了立威!
然而這才是第一步,接下來他還有一連串的“立威”計劃,然則其本意,就是將治理天下的大權收歸自己手中。為此,猶豫了這麼多年的劉彥釗終於跨出了第一步!
“所有涉事的人員一律押往禁衛軍大營,由禁衛軍嚴密看守!”皇帝下令道,“明日朕會責成有司甄別,有罪者難逃其罪,無罪者當場開釋。二位今日之辛苦,朕已為你們記下功勞,日後還要你們繼續為朕分憂!”
“臣等願效犬馬之勞、粉身碎骨在所不惜!”二人齊聲說道,心中自是激動不已。
“如此甚好!”皇帝雙手握拳,心中油然生出一股力量。
恰在此時,守候在門口的侍宦來報:“皇後勸陛下早日歇息,莫要為國事操勞傷身!”張忌傲和梁尉章二人一對眼,心中瞭然,便齊齊告辭出宮去了。
他們離去後,皇帝長嘆一聲,對來報的侍宦說道:“知道了,朕馬上回寢宮休息。你去叫皇後早點睡吧,朕明日一早再去看她。”
劉彥釗的皇後姓徐,也是出自北都晉原,徐氏一族也是書香門第,不過與崔氏、白氏、周氏這些大族相比,要弱小得多,朝中也沒什麼勢力。徐皇後性格溫婉賢淑,長相端莊秀麗,乃是高祖皇帝為兒子指定的正妻,二人成親時,劉彥釗還只是晉王,二人一直非常恩愛。
後來劉彥釗繼任皇帝大位,弘文元年時,徐皇後也懷上了龍胎,真正是“雙喜臨門”,夫婦二人都歡喜不已。然而“禍兮福所伏”,徐皇後不幸小産,孩子沒有了,她傷心抑鬱之下,身體也漸漸瘦弱下來。劉彥釗對這位發妻是既憐又愛,縱然後來有了崔夫人和東郭夫人,他在後宮中跑得最多的,還是徐皇後的寢宮。
不過令皇帝劉彥釗沒有預料到的是,前朝和後宮從來都是牽扯不清的,他收歸權力的舉動,必定會牽連到這位摯愛,並由此引發一連串的宮廷陰謀——當然,這是數年之後的事情了,當下的後宮,依然是波瀾不驚、水波不興。
與此同時,京城中的高官們正徹夜趕寫奏章,今日發生的事情太過突然,也實實在在地震懾到了一部分人,他們不可能忍氣吞聲、將苦果往肚子裡咽。
第二天一早,即三月七日的卯時,宮城的大門剛剛開啟,大臣的奏章便如雪片般送到了皇帝的書案旁。此時劉彥釗也懶得翻閱,因為不用猜也知道,大部分都是針對梁尉章和張忌傲的彈劾奏章,然後要求釋放被扣押在禁衛軍大營的一眾人等,“以安京城內外惶恐之心”等冠冕堂皇的說辭,為的自然是維護他們的既得利益、維護手中的權力。
皇帝沒有心情翻閱大臣們的奏章,卻閑庭信步地來到了徐皇後的寢宮——孝宣殿。宮殿裡陳設簡潔又不失高雅,一如孝宣殿上一位主人——高祖皇帝的張皇後——生前的模樣。徐皇後入主這裡之後,並沒有做太大的改動。踏入殿門,一陣淡淡的花香撲面而來,聞之心曠神怡,徹夜未眠的疲倦頓時一掃而光。
“婦拜見陛下!”見皇帝進來了,正在梳妝的徐皇後急忙放下手中的梳子,一身睡袍散發就出來接駕了。
劉彥釗將徐皇後扶起來,捏著她冰涼的雙手說道:“不是跟你說過嘛,你我之間無需行此大禮。”
徐皇後看著皇帝滿眼的血絲,柔聲道:“陛下又熬夜了?想來昨夜又沒去兩位妹妹哪裡,婦身為皇後不能為陛下綿延子嗣,但請陛下不要為我冷落了兩位妹妹……”
“幼卿!”皇帝喊著皇後的閨名,將她摁坐在梳妝鏡前,“你才是朕的發妻,朕的第一個孩子,必要由你生養!”
聽到這裡,徐皇後心中歡喜,但是隨即臉上爬滿了愁容:“婦已經給陛下丟過一個孩子,不想因自身貽誤龍脈傳承;陛下對婦恩寵過甚,我只怕辜負了聖恩!”
皇帝輕撫著徐皇後的如瀑秀發,拿起梳妝鏡旁的檀木梳子,邊緩緩地為她梳理長發,邊動情地說道:“幼卿,自朕還是晉王時你便與我相守在一起,十三年如一日。朕從一個懵懂少年到如今貴為天子,能與朕貼心的,也就只你一個!當初若不是為了穩固朝局,朕才不會答應太後,讓崔靜荷與東郭蘊蘭入宮!此生朕只願與你一生相守,至死不休!”
徐皇後聽到這裡,眼角滲出了淚光:作為一個女人,她渴望夫君的愛,不願與別的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這一點她沒有遺憾;但是作為皇後,皇帝的專情又是一種負擔,她不僅要面臨來自兩位夫人的嫉妒,還要面臨來自太後的猜疑和打壓,最要命的是,她沒能為他誕下子嗣。徐皇後內心矛盾之極,他對皇帝有著深深的愛,也有著同樣之深的愧疚。
“陛下!”徐皇後握住了皇帝的雙手,動情地說道,“陛下對婦的愛護,婦銘感五內,此生再無所求!唯一所求者,就是想為陛下留下一男半女;但婦自知德薄,不敢獨佔聖寵,望陛下以天下和皇嗣為念,多多親近兩位妹妹吧!”
皇帝劉彥釗也感受到了發妻的為難之處,輕輕地“哎”了一聲,便繼續為她梳妝。忙活了一陣子,徐皇後也整理得差不多了,正要召侍宦命令禦膳房傳早膳時,孝宣殿門口的宮女入殿內來報:“啟稟陛下、皇後,太後正往孝宣殿來!”
皇帝心中一驚,繼而猜到了幾分,拉著徐皇後的手站在殿門口迎接崔太後的到來。
“哀家命人去傳釗兒,侍宦說你不在寢宮,哀家就知道你一定在皇後這裡!”崔太後邊說邊往孝宣殿內走去,沒有理會向自己請安的夫婦二人,臉色很是不高興。
皇帝和皇後緊跟在太後的身後,皇帝滿臉堆笑地說:“母後素來在文安殿歇養不多走動,今日一早怎麼想著要來看兒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