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高啟文(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南客音族長縱然心急如焚,但也無可奈何,誰讓他上了賊船,也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或許這個杜掌櫃真的有什麼好計策呢?他看了一眼杜掌櫃,那人一副精明之相,但眼神中透著真誠,便跟著對方去了帳篷。
此時的高啟文被看管在另一個帳篷中,沒有枷鎖,好吃好喝地供著。自今他還是沒有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在這個商旅裡,綁架他的究竟是何方神聖。
然而當秦驤來到他的帳篷裡,與之一番交談之後,他解開心中的疑惑。
“閣下姓高,諱啟文,中畿恆陽人士。”踏入高啟文帳篷內,秦驤不做自我介紹,反而說起了對方的生平,“前霄末帝時便以‘孝廉’的身份出仕,歷任東關郡裴縣令、蘭陽郡高城縣令、蘭陽郡司馬,大盛代宵時,又被提任為京兆府長史。”
“後來由於政績斐然,一直做到了太尉府長史的官職。承平二十一年,受‘太子逆案’牽連,閣下被貶為燕州郡南平縣丞。但不知為何,兩年之後——也就是先帝駕崩那年——閣下辭官掛印,從此杳無音信,連高氏家族都不知道你的動向。”
“閣下何人?又是如何知道我的下落?”高啟文怎麼也想不到,在遠離故土的塞外,竟然有個年輕人對自己的履歷如數家珍般地熟悉。
“高先生的下落,自然是你的侄子、原衛尉卿高頤大人告訴我的。”秦驤抿嘴笑著,向高啟文作揖行禮道,“晚生秦驤,見過前輩高先生!”
“秦驤?”高啟文盯著秦驤仔細端詳了一陣,點頭嘆道,“當年秦禦史家中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紈絝小子,現在都長這麼大了!”
秦驤在高啟文對面坐下,回想著過去在恆陽城中恣意放縱的少年時光,不覺多了幾分唏噓感慨:“高先生,當年那樁‘太子逆案’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倘若沒有這樁案件,家父仍是位居‘三公’高位,現如今只怕與令侄高頤大人一般無二了吧!”
“哼,難得這小子還有些孝心,老夫離開中原這幾年,竟然被他尋訪到了下落。”說起高頤,高啟文搖著頭苦笑道。
“秦驤兩件事不明,還望高先生賜教!”秦驤態度誠懇地說道。
高啟文“哈哈哈”大笑幾聲道:“既已是你階下之囚,有什麼問題盡管問吧!”
“第一,先生當年因何事被貶?”秦驤問道。
“受逆案牽連,這你已經知道了。”高啟文淡淡地回道。
秦驤“呵呵”一笑,說道:“那請問高先生,當年的逆案之中,你又是如何被牽連的?要知道當年受此案牽連的人,或是被抄家滅族,或是被流放邊疆,像先生這般只是罷職貶官,也僅先生一人而已。”
高啟文看了一眼秦驤,注視良久之後,才回道:“這是機密,恕高某無可奉告。”
秦驤料到這個結果,但他心中原本已經有了推論,對方的反應無形之中印證了他的推斷。
“既然如此,那晚生就問第二個問題:高先生為何要離開中原、投靠鷹戎右部的左賢王?”
“在燕州郡得罪了人,為自保只能離開中原。”高啟文淡淡地說道,“左賢王禮賢下士,經同僚介紹,便到了他的麾下謀事。”
“高先生口中的‘同僚’指的是現任雲西郡守閻一春大人?”秦驤又問。
“自然是。我與閻大人曾經同在東關郡仕事。”高啟文說道。
秦驤探出半個身子,低聲說道:“可我聽說,這位閻郡守曾經是燕王殿下的擁躉,你與他親近就不怕先帝心寒嗎?”
“先帝!”高啟文凝視著秦驤,眼神中滿是警惕之色。
119 18:01:18|49186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