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晉原之行(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時的秦驤正帶領著鐵昆侖、鐵延祈三兄弟、莊池麟以及周蕙荃一共七人馳騁在通往晉原郡的官道上。在他們離開京城的前一日,秦驤的兩位兄長代表恆陽秦氏,與代表晉原周氏的周綽、周沐完成了結親的大禮,定下了秦驤與周氏姐妹的婚期,至此秦、周兩家望族正式結成聯姻。
由於擔心秦驤的安全,周蕙荃執意要跟隨他一起前往燕國,秦驤無可奈何之下也只能允許她跟在身邊;而秦府西苑和鏢局則交給了周綽和周蕙茞父女打理——“花鐵蛇”的核心人員都已經撤出了京城,秦驤將自己的身家交給他們,也是向周氏一族顯示秦氏一族的誠心和誠意。
但此次秦驤一行應該是趕往恆陽城東北方向的燕州郡,卻又為何轉而奔向正北方的晉原郡?原來這是秦驤的思慮,此時已是三月底,不到十天的時間就到了四月初八,他們轉道晉原,就是要提前準備好,等待著回鄉祭掃的車騎營前軍將軍陳冕的到來。
然而世事豈能盡如人所料,燕王勾結鷹戎左部的訊息透過秘密途徑傳到了皇帝那裡,但是秦驤他們還不知道。而如果朝廷根據這條線報展開軍事部署,陳冕就極有可能被派往燕州郡,那他們就不可能在晉原郡等到這個人;相反,陳冕反而在秦驤的目的地等著他。
七人進入晉原城的時候,已經是四月初二的晌午,這裡是周蕙茞和周蕙荃姐妹倆長大的地方,城中的一切留給了她們非常珍貴的記憶。
晉原城建立在晉北草原與中原之間的隘口上,居高臨下俯瞰著莽莽草原,突兀的堅城阻擋了風一般馳騁的塞外狼騎,成為是中原王朝抵禦草原遊牧部族南下入侵的前線要塞。
正是由於其鮮明的軍事特性,使得這座城的佈局和風格迥異於其餘“四都”,不修繁華、不飾文藻,城中建築多是泥瓦磚砌,古樸卻又堅固;民風尚武豪邁,街道上隨身攜帶刀劍者比比皆是,大有“藏兵於民”的架勢。
“中原腹地的文人以一手妙筆丹青為榮,縱然繁華盛景,也顯得柔弱可欺!但看這晉原城裡,人人卻是勇武豪氣,也難怪當年高祖皇帝僅僅憑借一城之力橫掃天下!”走在晉原城的街道上,秦驤由衷感慨道。
周蕙荃一身男裝,腰間掛著一柄三尺細劍,也是颯爽英姿、不讓須眉。她聽秦驤如此贊嘆,也禁不住附和道:“此處乃是大盛的龍興之地,除了高祖皇帝,還出了義父、張雲遠和李元疾三位當世名將,真真是‘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
秦驤嘿然一笑,說道:“張雲遠與李元疾號稱‘雙璧’,荃兒卻將岳丈大人放在二人之前,當心有人會不服氣!”秦驤與周氏姐妹的婚約定下之後,便稱她們姐妹為“茞兒”和“荃兒”,以示親密。
周蕙荃不慍不鬧,笑著說道:“在我眼中,義父就是比他們強!而且當年高祖入京,為他守住這座近乎空城的大本營的,就是義父,張雲遠和李元疾當時見到義父還得給他行禮呢!”
“呵呵,這些應該都是在你出生之前的事情,你倒是記得清楚!”秦驤壞笑著打趣周蕙荃,惹來對方一個白眼。
“不是我記得清楚,這座城中但凡上了點歲數的都知道這些舊事!”周蕙荃說道,“話說這些事還都是城裡的老人們告訴我的呢!”
秦驤笑笑,沒有繼續說話。此次來晉原城,第一當然是來找陳冕的晦氣,第二他還要拜會一下城中的周、白兩家望族,向他們傳達三家結盟的誠意。這第一站當然是拜會周氏一族,秦驤與鐵昆侖等人在周蕙荃的帶領下,來到了晉原西城的一座外觀古樸的院落——周氏祖宅。
周氏祖宅高大的門頭上懸掛著鑲著金邊的匾額,上書“周濟桑陌”四個大字,乃是周氏一族的祖先們留下的,幾百年來一直門頭上,供子弟們瞻仰、憑吊。周氏一族以“經學”傳世,族中名儒輩出,特別是出了周綽這位開國重臣之後,晉原周氏的名號響徹了全國,稱為世人景仰的望族。
然而實地到過晉原的人都知道,雖然背負著“望族”的名號,晉原周氏卻是以耕讀傳家,不置産業,單論財力不及城中一些商賈之家。但正是由於這種嚴謹治學的門風,他們才能與其他幾家望族並立,在天下士人之間有著他人難以匹敵的影響力。
周蕙荃領著秦驤進入了周氏祖宅,先是祭拜了祠堂內周氏的列祖列宗,其後來到了“尊賢閣”,拜見當今周氏一族的兩位族老——周孝和周悌,他們是周綽和周沐的父輩。
“蕙荃,你個丫頭居然捨得回來看我們兩個、已經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家夥了!”周孝須發皆白,手裡拄著一根柺杖,佝僂著背,眼神還算清晰,思維也都不亂。
“蕙荃給三爺爺和六爺爺磕頭了!”周蕙荃噗通一聲跪在地上,給兩位老長輩磕頭;秦驤見狀,也跟著屈膝致敬。
周悌捋著三尺長的白須,端坐在太師椅上,看著周蕙荃和秦驤二人,笑道:“這位小公子就是蕙荃未來的夫婿吧?嗯,豐神俊秀、是副好模樣!”
周蕙荃裂開嘴笑道:“六爺爺說笑了,秦驤哪裡稱得上‘豐神俊秀’四個字,只能算是‘不難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