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皇家四代第一人,小石頭!(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旗獵獵聲如鐵,塞外寒風呼嘯來。天地蒼蒼,原野茫茫,有一支大軍宛如龍蛇遊走,鐵蹄隆隆踏過草地,揚起漫天塵土狼煙。
時大唐貞觀六年三月,中原山花爛漫,塞外積雪未消,忽然長安城又傳來震驚天下的訊息,大唐三百世家聯盟作亂,聚集叛軍四十萬圍攻皇城。
當日夜,帝與太上皇登臨城牆督戰,設下伏兵無數圍剿,先有叛軍內應王淩雲率眾而起,又有左右武衛大軍蜂擁畢至,叛軍垂死掙紮而不降,欲猛克皇宮以做破斧沉舟。
忽東方火光沖天,四十萬西府大軍轟然而來,戰場廝殺,宛如割草,三十萬叛軍惶惶悽悽,叛亂隨之而滅。
刻後不久,作亂世家顯醜惡嘴臉,伏匪首王照於地,請曰:願獻祖業今上,從此忠誠大唐。
帝甚喜,欲納之。
有西府趙王勃然反對,拎水桶而潑當地,言語嘲諷太宗:覆水難收,破鏡難圓,父若納降世家,史書留名昏君也……
彼時有數十萬大軍目光灼灼,帝感顏面蕩然無存,遂大怒斥責趙王,言其忤逆不孝,喝令滾回遼東。
趙王大怒反駁,謂之曰:長安不留人,自由留人處,吾有大軍在手,天下皆可去也。父訓子,子傷心,吾自領大軍離開,打下一片屬於自己的土地。
父子雙方,不歡而散。
有當朝國公大將無奈長嘆,慨而曰:此第四次爭吵也,帝與王脾氣一脈所出,眾人不敢勸,委實太剛烈。
當日夜,西府三衛蜂擁出城,遠離長安不見。
有心存別意者派斥候尾隨探查,趙王聞而大怒,勃然道:吾之所去之地,安敢與人得知?既然尾隨,該當賜死……
於是西府三衛特種部隊轟然出動,所有尾隨斥候皆被射殺。
大軍再次隱入暗夜,無人知其去處。
西府三衛世間無敵,蹤影隱藏頓令天下惶惶,次日大唐早朝,有吐蕃大相祿東贊,吐谷渾大長老買買提,西域諸國使臣同時覲見,眾人試探問詢,欲要知曉三衛所去。
帝悠然而笑,又趁機發威,問祿東贊曰:汝松贊幹布曾放厥詞,言大唐不給其自來取,今大唐叛亂已平,朕有百萬大軍將出長安,吾只有一話要問松贊幹布,其還敢再言自取麼?
祿東贊默然不語,諸國使臣人心惶惶。
帝揚長大笑而去,留下朝臣面面相覷。當日下午,有聖旨宣出皇城,三百世家,皆定叛亂罪。
有太原王氏出身者王淩雲,其人宛如瘋狗,求帝下旨賜權,令刀客屠絞天下。
帝允之!
王淩雲遂其屠刀,縱橫大唐中原土地,大軍破門四處絞殺,短短一月之內,三百世家乃絕,落地人頭千千萬,鮮血可以彙成河,時人罵王淩雲,此子瘋狗,不當為人。
王淩雲恍若未聞,忽一日上繳兵權與乃姐,跪地痛哭曰:吾將回遼東,此生不能出,人之將走,其心也悲。往家姐常來書信,勿要令弟孤老終生也。
其姐呦呦大哭,撫淩雲頭頂,謂之曰:弟用心坐鎮遼東,經年之後,汝姐夫當發善心準汝探親。
淩雲叩首,飄然而去。
於是一條毒蛇被流放遼東,從此對大唐江山無害。帝感其心誠,又替皇族背負屠殺惡名,遂降旨封爵,為渤海庸碌候。
何為庸碌?實乃讓其庸碌一生,不準再露獠牙毒蛇也。
悠忽三月時間匆匆過,一場叛亂終定鼎。顏氏史家奮筆疾書,載此次叛亂於書,名曰:世家作死傳。
……
……
大唐長安,皇宮後院。
這一日鮮花爛漫,螢蟲飛而青草搖。忽然皇宮花園裡人聲鼎沸,皇族一家子上百口人浩浩蕩蕩踏入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