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不能封國公,那封王爺咋樣?(第1/2頁)
章節報錯
百姓確實不用挨餓了!
地瓜畝産五千斤,雖然是含水稱重,但是曬幹之後也得千斤,那就是十石。最主要的是地瓜可以窖藏,百姓們肯定不捨得曬幹再吃,這樣的話,一畝地就能滿足一個壯漢一年口糧。
唐代多地,每口男丁可得永業田二十畝。
這是什麼概念?
每丁二十畝,一個五口之家那就是上百畝地,就算把地瓜全都曬成地瓜幹,糧食的産量也不止萬斤,而是十萬斤。
這個數字看似荒誕,然而萬年縣令卻拍著胸脯告訴皇帝,一點沒造假。
“陛下,現在關中一片忙碌,百姓喜氣洋洋,卻也叫苦連天。以前大家犯愁的是沒有糧食,現在是糧食太多了啊!”
他看了一眼李世民,接著又道:“比如臣治下有一家人,總共四口人,老父老母,兩個幼孫,她家一共有地八十畝,畝産地瓜五千斤。陛下啊,當日臣帶著衙役巡視到他們地頭,那兩個老人守著田地正在嚎哭呢,不是哭荒年,而是哭糧食。整整八十畝地瓜,累死兩個老人也收不完……”
“兒女呢?兩個老人沒有兒女嗎?”李世民既開心又生氣,開心是因為豐收,生氣是因為聽到百姓老無所依。
萬年縣令小聲道:“這對老夫妻本有三個兒子,當年陛下攻打河北,他的三個兒子全都戰死了。”
李世民一怔,臉色赤紅變幻,好半天才嘆息道:“朕,有愧!”
“陛下!”萬年縣令忽然一拱手,急急道:“現在可不是追憶當年的時候,臣之所以不顧年老一路趕赴關外,一是要稟告大豐之喜,最主要目的則是請陛下趕緊想辦法,糧食大豐收,關中缺人手啊!”
“缺人好辦!”皇帝就是皇帝,氣魄絕非一個萬年縣令能比,李世民重重一揮手,大聲道:“傳朕旨意,喝令長安駐軍放下一切,全部參與農收。”
他目光炯炯,亮度有些嚇人,接著又道:“不但普通守軍要去,便是駐守皇宮的千牛衛,天子左右親軍一樣要去,天大地大老百姓的衣食最大。涇陽侯苦心培育了新糧,老百姓苦心栽種的作物,朕不能讓它爛到地裡。”
在古代,糧食就是命!家中有糧,心中不慌。圈養軍隊需要糧食,開疆拓土也需要糧食。
關中這一次大豐收,讓李世民的腰桿頓時堅硬無比,自古至今所有帝王,無論秦始皇還是漢武帝,大家都在為百姓吃不飽而頭疼,唯有他李世民不同,他犯愁的是糧食太多。
“朕,註定要名誰千古,光耀史書了!”李世民內心一片火熱。
長孫無忌忽然恭聲道:“陛下,糧食大豐收,國庫自然豐盈無比。待到收糧一事完畢,臣請陛下發動戰爭令,草原突厥一族該滅掉了。”
“哈哈哈,好得很!”李世民仰天大笑,興奮道:“無忌之言,深得朕心!”
皇帝目光投向北方,彷彿要越過浩瀚草原直達突厥人的汗帳,他冷冷道:“頡利,三年前你兵伐中原,一路侵入到渭水河畔,距離朕的長安也不過五十裡之遙。當日你麾下數十萬兵馬,何等意氣風發?但是你可曾想到,僅僅三年不到,朕要殺回來了。”
渭水之盟,是李世民心中永遠抹不去的羞辱。
雖然當時戰爭沒有打起來,但是大唐卻被逼著歲供賠償,若不是韓躍多方施計,李世民真害怕他挺不過那一次危機。
現在,他終於要揚眉吐氣,一展抱負!
關中大豐收,不但百姓不再擔心饑餓,朝廷府庫也會充盈。自古至今,國與國之間沒有僥幸,誰的糧草充實,誰就是當世一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