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不要忘了,韓躍手裡有寶物(第1/2頁)
章節報錯
世家一方幾個大臣突然低聲說話,不斷給周圍派系叮囑道:“今日誰也不準開口亂說話,李世民怕是要發瘋殺人,我等萬萬不可撞到他的刀口上,等到長孫氏死了之後咱們再和他爭鋒!”
皇帝抱著長孫皇後不斷流淚,看的許多忠誠之臣心中難受,太醫院首座忽然咬了咬牙,硬著頭皮道:“如果有千年以上的至寶老參,或者可以幫皇後吊住一口氣,至於救醒之後能不能救活,那得,那得……”
他糾結不敢繼續往下說,李世民卻猛然眼睛發亮,皇帝宛如落水之人抓住最後一根稻草,忍不住大吼道:“對啊,千年老參,千年老參,速速熬製參湯,爾等速速熬製參湯啊。”
幾位太醫跪地不斷磕頭,太醫首座一臉苦澀道:“陛下,皇宮藥庫之內曾有三支老參,可惜,可惜……”
他又糾結起來,分明還是不敢往下說。
李世民臉色忽然變得呆滯,喃喃道:“那三支老參,讓觀音婢賜給了豆豆,當初那幾個兒媳被杖責驚嚇,所以用老參熬湯保胎。”
他虎目猛然射出殺機,恨恨看向大殿角落裡的李承乾。當初如果不是李承乾在大理寺杖責,那三支老山人參也不用消耗失去。
李承乾嚇了一跳,惶恐大叫道:“父皇,不關兒臣的事,是青雀氣昏了母後,是韓躍的妻子消耗了老參。”
李世民牙齒蹦蹦作響,只覺心中一股怒火怎麼也按不下去。這就是自己的兒子,一個兩個有好處就爭搶,遇見問題就退縮,如今觀音婢還在垂危,自己的兒子卻還不忘給另外的兒子潑髒水下刀子。
皇帝又恨又怒,手掌之間卻感覺長孫皇後的身體在發冷,他自己的心中更冷,忍不住一下一下打哆嗦。
“你們誰有老參,你們誰家裡存有千年老參?”李世民忽然對著大殿重臣暴吼,大聲道:“朕用王爵勳貴來換,朕用千萬錢財來換,誰有老參,你們誰有老參?”
大殿之中一陣默然。
千年老參看似簡單四個字,然而這四個字代表著最大的寶貝。
人參生長千年是什麼概念?比如現在是大唐貞觀五年,往前推上一千年那就是春秋戰國,也就是說千年人參至少是秦始皇以前就開始生長的藥材,這種年份的才有吊命救人的神效。
以大唐皇家寶庫之收藏,總共也只有三支千年老參,可見這種東西何其少見,民間或者會有,世家大族或者也有,但是人都是有私心的。
大殿中突然站起一個人,赫然正是河間郡王李孝恭,他跳出來急急轉身,大聲道:“臣家中有一支六百年人參,我這就回去取來……”
走路幾乎像狂奔,連和皇帝行禮都來不及。
又有一人站起身來,赫然是個青年郡王,大聲道:“臣家中也有一支,年份足有七百,原本要留著給家父臨危吊命,先拿來搶救皇後。”
這青年卻是淮安王李神通的兒子李孝節,他口中的那支老參還是李世民賜下的,只因李神通這兩年隨時會死,所以賜了一支人參預防吊命。
除了李孝恭和李孝節,大殿之中再無人站起來。
李世民眼中帶著期盼看向太醫,語帶惶恐道:“一支六百年,一支七百年,可堪使用?”
眾位太醫相互對視一眼,都躲閃著不敢回答,太醫首座硬著頭皮道:“陛下,生死輪回乃是世間大道,非至寶不足以更改,百年人參滋補氣血,千年人參才能換命。無論是六百年還是七百年,哪怕是八百年九百年,只要差了一線,便是天壤之別。人的生死定數,需要至寶才能改動啊……”
李世民頹然一嘆,太醫雖然說得玄乎,他卻已經懂了,想要把人從死亡裡扒出來,必須千年級別的寶參才行。
“觀音婢,觀音婢……”皇帝眼中的淚水默默流淌,目光溫柔看著懷裡妻子,寬大的手掌輕輕摩挲長孫臉龐,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悲痛。
便在這時,大殿門外忽然有腳步傳來,一個侍衛小心翼翼在門口露頭,他也發現大殿氣氛不對,期期艾艾道:“陛下,東北有大殿下派來的屬下前來,如今正在宮門口候著,說是想要覲見陛下。”
李世民目光呆滯,神情恍若未聞,好半天才黯然道:“讓他們先找地方安頓下來吧,朕現在誰也不想見。”
“遵命!”那侍衛乖乖應了一聲,腳步一陣想動,顯然是去通知韓躍的屬下,讓他們過幾日再來求見。
他的腳步聲還未消退,突然外面又響起一陣急促腳步聲,但見河間郡王李孝恭轟隆沖進大殿,狂喜大吼道:“陛下,皇後娘娘有救了,您看這是什麼?千年老參,大殿掠奪遼東之地,得了兩支千年老參……”
眾人都是一驚,下意識向他看去,卻見李孝恭一路狂奔沖向大殿上首,兩隻手裡各自抓著一個精巧的琉璃水晶盒,那盒子裡各自放著一株參須繁茂的人參,長有兩尺,色作琿黃,一看就不是等閑之物。
“老參!”李世民一個激靈,虎目之中頓時爆閃精光。
他身旁的太醫不等皇帝說話,幾個五六十歲的老頭這一刻動作比年輕人還迅捷,太醫首座上前一把從李孝恭手裡搶奪水晶盒,大喜道:“甚好,七兩為參,八兩為寶,這水晶盒上有大殿下寫的封條,寫明此參重達九兩八錢,這是生長一千四五百年才能有的寶物……”
另一個太醫從李孝恭手裡奪下另一個水晶盒,同樣大喜道:“此參更厲害,大殿下貼的封條註明,此參重一斤三兩,生長年份最少一千八百年,陛下啊,這是絕世至寶啊。”
李世民只覺胸口一陣火熱,忍不住顫聲道:“可堪挽救朕的觀音婢?”
太醫首座單手握拳“砰”一下將水晶盒砸開,顧不得手背鮮血橫流,直接讓人參投入一個小藥壺,口中這才大聲道:“有此寶參,皇後必醒。”
旁邊兩個太監直接在大殿上架起火爐,戰戰兢兢開始熬製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