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刺殺韓躍(第1/3頁)
章節報錯
誰也沒有想到,百姓們積壓的物資竟然一掃而空,困擾李世民和眾多大佬的問題,在韓躍出手的瞬間註定煙消雲散!
無數漢子拿著債券踏上了出關之路,家中的老人妻子則繼續努力勞作,希望生産更多的物資去換購債券,然後寄給前去遼東的男人們發財。
李世民悚然而驚,世家悚然而驚。無論皇帝還是世家都很迷惑,他們實在是想不通這裡面的原因……民間百姓目光短淺,為什麼這一次竟然如此瘋狂,他們不怕虧本嗎?
或者說,後面有人策動?
又過了幾日,終於弄明白其中原因。
原來最初瘋狂購買債券的地方有三千處,赫然是大唐剛剛建好的三千個大鎮。這三千個鎮子的鎮長都是朝堂老兵,忠誠方面自然無疑,但是他們的見識未必長遠,真正見識長遠的是那三千個韓躍弟子。
他們擔任各鎮的經濟屬官,接受過研究院的獨特教育。
別人不懂戰爭債券意味著什麼,這些弟子卻一眼看穿。
他們接受教育之時,課本上曾有一篇文章名叫美國的崛起,這片文章是院長親自寫的,雖然誰也不知道美國在哪裡,但是不妨礙他們從文章中學到東西。
據說課本上那個美國被人偷襲過一次,幾乎一夜之間軍事力量損失殆盡,但是這個國家扛住了,而且崛起了。
這個國家在最困難的時候發行了戰爭債券,充分激發了民眾的戰爭熱情,結果整個國家機器轟隆開動,一個月就能製造一艘航空母艦。
現在院長也發行了債券,這些弟子們頓時想到了課本上的美國。
“鄉親們,戰爭債券有大收益,趁著別的地方還沒反應過來,咱們趕緊瘋搶啊……”
三千弟子就是三千個鎮,他們是鎮子的經濟屬官,自然要為百姓謀取福利,那麼還有什麼福利比戰爭債券更來錢呢?
買,一定要讓自己鎮子上的百姓們拼命買。百姓們有了收益,鎮子就會富裕,鎮子富裕了,他們的政績自然亮眼。
至於打仗會不會失敗,失敗了沒有收益怎麼辦?
別鬧了,這世上沒有院長打不贏的仗。他有二十六萬鐵騎,那些戰士可全都是馬背上長大的突厥人。
如果突厥戰士推不平遼東,院長手裡還有熱氣球,還有燃燒彈,還有火槍,還有大炮……
有三千子弟做動員,他們在建鎮的過程中早已有了巨大威望,戰爭債券的售賣一日火爆一日,不但緩解了世家的經濟攻勢,而且聚集了海量的軍費物資。
比如大唐嶺南道,有五百輛牛車一起上路,車隊後面跟著三四萬民夫,懷揣著發財的夢想前往遼東。
比如大唐河南道,中原腹地遠比嶺南富裕,民間直接湊齊兩千輛牛車,運載海量物資,跟隨五萬百姓。
還有關隴,還有山南道,淮南道,劍南道……
最後粗略統計,此次戰爭債券的發行竟然動員了上百萬民夫,募集各種物資如山如海,若是折算銀錢統計,保底有兩千萬貫。
兩千萬貫!
這是何等鉅富?
大唐一年的稅收也不過八九百萬,全國六千萬人口,加起來的生産總值也只有兩萬萬。
這戰爭債券第一期就募集了全國總值的十分之一,號召能力何其恐怖。
弄了這麼多錢,韓躍只不過付出一些印製的債券,許諾的是收益也不用他出,等到打下遼東高句麗搶人家的國庫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