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曹植七步成詩,他比曹植還狠(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個郡王和侯爺文鬥,需要找人幫助群戰,此事傳出去必然成為天大笑話。
“笑話就笑話……!”李元昌猛然一咬牙,反正今夜他已經被長孫扣上個貪歡好色爭風吃醋的帽子,如果再輸了這場比鬥,那才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他猛然抬頭,對著周圍淩厲一掃,意有所指道:“平日和本王交好之人還請出來,助我文鬥涇陽侯!”
滿院之人面面相覷,正不知李元昌此言何意,忽然人群中施施然走出幾個文士,李世民打眼一看,淡淡笑了一聲。
“七弟,這就是你交好的文士麼,果然都是富有詩名之人!”
李元昌瞳孔一縮,吶吶道:“臣弟一向和王氏走的近些,以文會友,以文會友……”
“好一個以文會友!千年世家,無處不在,連郡王都能以文會友!”李世民悠悠一笑,閉口不再出聲。
原來這走出來幫助李元昌的幾個文士,赫然全是太原王氏出身。
李元昌硬著頭皮拱了拱手,恭聲道:“陛下,還請出題!”他現在真有些害怕李世民會追究,趕緊把話題引到文鬥上來。
皇族結交世家,自古都是犯忌諱之事。先前他不願文鬥,現在卻急盼著文鬥趕緊開始,李世民那雙眼睛淩厲如刀,李元昌真是有些怕了。
好在李世民微微一笑,似乎並不打算深究此事,皇帝雙手負於背後,仰首看著漫天繁星,悠悠道:“今夜你倆爭風吃醋,無非是因為年紀太輕,少年心性熱血方剛,朕這第一題便以少年為引,你們各自做一首詩吧。”
“以少年為題?”場中眾人都是喃喃出聲,那幾個文士更是埋頭苦思,挖空心思要做一首應景詩句。
大家都在沉思,程咬金這貨猛然跳出來,哈哈狂笑道:“作詩啊,俺老程最擅長這個,白日裡先以一首夏曉力壓群雄,再以一首池塘震驚眾人。啊哈哈哈,陛下這次出題,俺已經有佳句啦……”
“你可拉倒吧!”眾人無不大翻白眼,還力壓群雄,真是不要臉到了極致。就你那首狗屁夏曉,拉著媳婦搞一搞,等你回家看你媳婦抓不抓你臉。
程夫人其實早就想抓老程臉了,只因宴會朝臣畢至,皇帝和皇後也一直在院子中,所以老程才躲過一次劫難。
李世民也有些惡心這貨,轉頭大喝道:“程處默何在?把你老爹拉下去,到那邊吃東西堵住他的嘴!”
這可是皇命,程處默大喜,他連忙從人群中跳了出來,一把捂住老程嘴巴,苦苦哀求道:“老爹,那邊廚子又弄了幾只烤羊腿,孩兒過去伺候您吃喝。”
說話之間也不等老程反駁,奮力拖著他老爹走了。
便在這時,一個文士忽然眼睛發亮,出聲道:“臣已作出詩句也……”他拱手向李世民一禮,隨即面色傲然,淡淡吟道:“少年騎白馬,連翩向西北。昂揚塞外行,一聲終無悔!”
“好!”眾人還沒說話,李元昌先開口大叫一聲好,這貨臉被韓躍打腫了,說話有些漏風,哼哼道:“好詩,好詩,少年去塞外打仗,無悔忠君報國。二哥,這一題臣弟恐怕是贏定了。”
李世民嗤笑一聲,淡淡道:“此詩倒也有些韻味,不過朕怎麼總覺得有些耳熟?”
旁邊走出一個老狐貍,正是朝堂不倒翁上官儀,這老頭一臉笑眯眯道:“陛下當然感覺耳熟,這首詩分明是摘抄,原文出自曹植的《白馬篇》,只不過被他暗中改了句子而已。”
李世民哈哈大笑,那個文士滿臉通紅,李元昌目瞪口呆,他剛才叫好太早,想不到轉眼就被打臉。
長孫忽然一推韓躍,低聲道:“該你了,給本宮好好表現,勿要丟人,否則耳朵給你揪下來。”
韓躍無奈一嘆,慢慢走到人群中央,一臉淡然道:“昔日曹植七步成詩,臣沒有這份才氣,絞盡腦汁才做出幾句,還請陛下點評。”
“念!”李世民揮一揮手,示意他直接開始。
韓躍向前走上兩步,忽然吐氣開聲,重重一拳砸在身旁花樹,樹動枝搖,葉落紛紛。他伸手捏住一片落葉,語氣忽然變得激昂:“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好!”這次出聲叫著好可不像李元昌孤身一人,而是滿場大臣都在叫好。佳句就是佳句,豈能不引動人之共鳴。
韓躍猛然將手中落葉一拋,向前再走兩步,接著又念出一首詩:“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好!”滿場轟然,又是一陣喝彩。
韓躍仰天長嘯,向前再走兩步,語氣越發激昂,竟然又是一首:“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行六步,詩三首,曹植七步成詩,他比曹植還狠。至到此處,滿場寂靜,群臣已經不敢叫好,只敢嘶嘶抽氣。
“涇陽之才,獨霸天下矣!”蔡國公杜如晦忽然越眾而出,仰天長長一嘆,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從今爾後,誰敢再作少年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