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了沒有,參相孔昆,居然被打倒在地?”

“這麼大的事兒,怎麼可能沒有聽說呢?”

“哈哈,姓孔的專事媚上,曲意奉承,毫無讀書人的風骨可言。”

“嘿嘿,讀書人早有怨氣,遲早爆發出來。”

“何以見得?”

“道理是明擺著的,今上乾的幾件大事,剝奪的不是地方豪強的權勢,就是文臣士大夫的利益,如果不是三十萬大軍在,恐怕早就……”

“慎言,慎言……”

孔昆的被打,京城裡,大家議論紛紛。

一般老百姓,也就是聽個熱鬧罷了,畢竟,養家餬口不易。

官員們卻不同了,今上的限田令,令絕大部分文官,恨之入骨。

以往的話,只要做了官,就可以享受田地免稅的待遇。

如今,不管做多大的官兒,田產最多隻允許五百畝,這等於是挖了讀書人的享受富貴的根。

更可怕的是,皇帝採取的陽謀,迫使大家族必須分家,這更是雪上加霜的坑苦了門閥大世家。

按照原本的規矩,大家族的庶子,稍微給點錢,就可以打發了。家族嫡脈子弟,依然掌握著巨大的資源優勢,對旁支形成碾壓之勢。

如今不同了,在重稅的壓力之下,大家族嫡脈的田產如果過多,等於是送錢給朝廷。

另外,自耕農們,以前喜歡把田產隱匿於官宦人家的名下,以圖少交田稅。

現在,這些招,在攤丁入畝的政策之下,都不中了。

不說別人,就連劉金山都有些不太理解。千年以來,賤匠不許做官封爵,已經成為了祖宗之制,皇帝為什麼要這麼幹呢?

想不通啊!

京城內外,正在醞釀一場政治大風暴,切身利益嚴重受損計程車大夫們,早就憋不住了。

李中易彷彿沒事人一樣,悄然抵達了銀州。

銀夏之地,那是党項人世居之地,也是李中易的起家之地。

故地重遊,李中易思緒良多,望著茫茫的大草原,竟然有些走神。

徵西將軍宋雲祥,也聽說了京城裡的事,不過,他是領兵的武將,不能干預政務,也就只能裝作不知道的,一個字都不敢提。

“党項人還老實吧?”李中易問宋雲祥。

平定了蜀國之後,除了太原的十餘州之外,中原朝廷勉強算是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

戰略重心的轉移,讓重視貿易的李中易,重新盯上了絲綢之路。

盛唐時期的長安,之所以那麼的繁華,和絲綢之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如今,銀夏雖定,西域的沙洲等地,依然處於契丹人的控制之下。

西征也要籌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