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聽說了沒有,皇上打了大勝仗,一戰滅了兩國……”

“早就聽說了,皇上不愧是皇上,天神下凡啊……”

“你還真別說,昨天我去大相國寺燒香拜佛的時候,連方丈都在說,皇上乃是武神下凡間……”

“切,我說老沈,你這純粹就是胡扯了,佛界哪來的武神?”

“嘿嘿,那俺就管不著了,反正都是這麼說的……”

劉小乙挑著炊餅攤子,晃晃悠悠的從家裡出來,不緊不慢的往大街上走去。

由於是逃難來的外鄉人,劉小乙的本錢不多,他賃的屋子,就在麴院街的里弄之間,圖的就是一個便宜。

麴院街位於開封的南門內,東頭是御街,西邊是宜秋門。

如果李中易看見了劉小乙的炊餅,一定會笑著說:“這哪裡是什麼燒餅?分明是蒸的饅頭嘛!”

沒錯,上數三代,劉小乙的爺爺和父親,都是賣炊餅的小販。

俗話說的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劉小乙做的炊餅也是一絕!

“我說小乙,又出攤子了?”老沈瞥見劉小乙挑著擔子經過,便笑著和他打招呼。

劉小乙不怎麼樂意搭理老沈,因為,老沈找他借過五十文錢,卻至今沒有歸還。

當時,老沈說的挺好,只借旬日,到日子一準還清。誰曾想,這都十幾個旬日了,老沈的兜裡明明有錢,卻不還錢。

劉小乙知道老沈有錢不還,這還是聽鄰居王大娘說的。王大娘是職業媒婆,成天走街串巷,訊息靈通的很。

老沈見劉小乙沒吱聲,他心裡也就明白了,借的錢沒還清,劉小乙生氣了。

但是,劉小乙是個逃難的破落戶,身後沒有硬靠山撐腰,老沈當初借的時候,就沒打算還。

此時此刻,老沈索性把心一橫,就不還錢了,怎麼地?

若是往年生意不好的時候,劉小乙哪怕撕破臉皮,也要追著老沈討債。

不過,自從當今皇上登基之後,劉小乙的炊餅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每日至少收入半貫錢。區區五十文錢而已,劉小乙也不打算討要了,只當是餵了狗。

可是,劉小乙越不想搭理老沈,老沈就越想找他說話。

“小乙,過幾日,等我發了筆財,你就別賣炊餅了,跟著我幹得了。”老沈一向喜歡吹牛,劉小乙壓根就不可能當真。

劉小乙嘴笨,但心裡卻明白,老沈其實是故意拿這話來堵他的嘴,讓他不好意思討債。

見劉小乙一直沒搭理他,老沈明知理虧,卻依然喋喋不休:“別不信,我真的要發財了,前日個,張大員外把我找了去,讓我做件大事,事成之後,必有厚謝。喏,這是定金,五十兩!五十兩啊,不是五兩……”

劉小乙見到了白花花的銀子,心頭陡然火起,索性放下炊餅攤子,把手一伸,冷冷的說:“你都這麼富裕了,那五十文錢,該給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