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子午谷一路向南,蜀國一共修築了三處堡寨。最靠北的是昌寧寨,居中的是鎮北堡,最靠南邊的則是許亭寨。

如今,鎮北堡已經成了李中易的囊中之物,昌寧寨又一時難攻,唯一的選擇也就是許亭寨了。

在等來了後續的補給隊之後,李中易在鎮北堡留下了一千人駐防,跟著他南下進攻許亭寨的兵馬,依然是三千多人。

不誇張的說,這越過了昌寧寨的三千餘人,已經是進攻許亭寨的極限。在連綿崎嶇的山區,三千人翻山越嶺的行軍,單單是糧草上的消耗,就不是個小問題。

李中易的隊伍裡,依然攜帶了十門6磅炮,它們是進攻許亭寨的主力軍,絕對不容有失。

“皇上,天快黑了,紮營吧?”

張三正湊到李中易的跟前,小聲提醒他,天快黑了。

李中易抬頭望了望天色,不由笑道:“是該紮營了。命人去通知驍勇營的劉文昌,大軍宿營的警戒任務,就交給他了。”

“喏。”張三正一邊抱拳接令,一邊暗暗鬆了口氣,如果在險峻的山間進行連夜行軍,勢必要點起火把。

在山間舉火趕路,稍微有個不慎,就很容易中了蜀軍的埋伏。

大軍紮營之後,李中易盤腿坐於小帳內,手裡舉著燭火,仔細的檢視軍用沙盤。

今晚宿營的地點,被本地人稱為鷹愁澗,顧名思義,這裡的地形十分之險要。

“皇上,該用膳了。”張三正端著一隻托盤,輕手輕腳的走進小帳內。

“真香啊,做什麼好吃的了?”李中易收回一直盯在蜀地沙盤上的視線,攤開雙手,伸了個大大的懶腰。

“呵呵,幾張烙餅,一小碟子醃蘿蔔條,一碗豬骨湯。”張三正一邊報出膳名,一邊暗自心酸。

堂堂大漢帝國的皇帝,在吃食方面,竟然始終和普通士兵保持一致,何其難得?

李中易察覺到張三正目光的異樣,卻只當沒看見似的,隨手抓過一張烙餅,開始大嚼起來。

行軍在外,條件異常之艱苦,士兵吃什麼,他李中易就跟著吃什麼,這其實沒啥大不了的。

就本質而言,李中易屬於愛江山,也愛美人,還吃得了苦的那一類皇帝。

通俗的說,沒有了江山,他後院的那些美人兒,怎麼可能保得住呢?

江山之重,掌握住能征善戰的兵馬,首當其衝!

幾十萬征戰四方的精銳兵馬,一切行動都聽李中易的指揮,這才是江山穩固的根本!

李中易用餐的時候,張三正一直候在一旁,並沒有離開中軍帳。

張三正能夠擔任近衛軍的都指揮使,自然是李中易的心腹之臣,李中易根本不需要去問,便知道,張三正定有私房話說。

長夜漫漫,李中易絲毫也不著急,慢條斯理的用過了晚膳,擦拭乾淨手嘴,這才淡淡的說:“有事兒?”

張三正畢恭畢敬的抱拳拱手,輕聲道:“皇上,據打前鋒的劉文昌密報,山間的小路上,蜀軍的探子數量,與日俱增。劉文昌的意思是,暗中設下埋伏,爭取將蜀軍的探子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