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遊擊與反遊擊(第2/2頁)
章節報錯
基於現實的狀況,出現了十分有趣的特殊現象,即每個軍頭的身後,都站著一大批從講武堂畢業的學子,並各自形成了獨特的派系山頭文化。
俗話說的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在第一軍中,楊烈的老部下們,都是敢打敢拼,擅長動腦筋的將領。這個特點,和楊烈喜歡動腦子的人,有著密佈的關聯性。
李中易不是職業將軍出身,在他的字典裡,戰爭就是不擇手段的暴力鬥爭,一切以打贏為目標。
在和契丹人的國戰之中,一切和打贏無關的虛無縹緲的東西,全都被李中易扔進了垃圾堆裡。
漢人和契丹人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鬥爭。也就是說,漢人多吃一口利益,契丹人必定會少吃兩口,反之亦然。
耶律長元沒有看懂李中易回撤之後再次北進的目的,遠在幽州的休哥,卻看得很清楚。
隨著和李中易打交道的次數增多,耶律休哥對李中易的瞭解,與日俱增。
李中易曾經說過,最瞭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敵人!
耶律休哥正是最瞭解李中易的人之一,他感慨的嘆息道:“攻如下山猛虎,退的行雲流水,可謂是如臂使指吶!”
和一般人不同,耶律休哥尤其知道,進攻雖然不易,撤退卻是更難的事。
撤退的問題,難就難在,誰甘願當墊後的犧牲品?在孤立無援軍的情況下,誰墊後,就意味著九死一生,甚至是無生的絕境。
李中易卻可以指揮著大軍,幾乎在眨眼間,就完成了從進攻到撤退的轉變,耶律休哥怎麼可能不忌憚呢?
隨著李家軍的再次北進,手裡兵馬不多的耶律長元只得繞出去更遠,以避免被李家軍的大股騎兵給纏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耶律長元不是笨蛋,李家軍有幾萬精銳騎兵的現實,逼迫他必須不能被纏住。七千多人,只要被纏住了,等李家軍的大部隊包抄上來,必是全軍覆沒的險局。
李中易明知道耶律長元想抄糧道的險惡用心,卻只能暫時置之不理,主力大部隊依舊浩浩蕩蕩的向北挺進。
和耶律休哥必保幽州不同,耶律長元率領的殘兵敗將,才是真正的以騎兵為主,且沒有根據地需要保護的游擊隊。
客觀的說,耶律長元對李家軍的威脅,某種意義上說,和楊烈對幽薊大平原的威脅,大致相仿。
如果不是有幽州這個拖累,庫圖佐夫式的游擊戰術【零點看書】,還真有可能被耶律休哥所運用。
水路繞了一個大彎,等楊烈率軍趕到陰城下之時,耶律不花率領的三萬騎兵,已經趕到了陰的西門外。
按照耶律休哥的命令,耶律不花並沒有率軍進城,而是在陰縣城的西門外,紮下了大營,形成了犄角互保之勢。
耶律休哥給耶律不花的軍令之中,特別強調了兩點,當南蠻子進攻陰時,耶律不花必須盡起三萬大軍,威脅攻城部隊的側翼。
若是楊烈率軍進攻耶律不花,耶律休哥也已經嚴令耶律不花,只許避讓,絕對不允許展開決戰。
耶律休哥看得很清楚,只要楊烈沒有吃掉耶律不花,就無法全神貫注的幽薊大平原上攻城掠地,大佔便宜。
喜歡逍遙侯內請大家收藏:()逍遙侯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