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小符貴妃和柴宗訓的面,範質詳細的述說了,關於此次出征的爭議所在。

小符貴妃微微轉動著一雙美眸,淡淡的問道:“既然諸位卿家都無法達成公議,本宮是個婦道人家,哪裡知道那麼許多國家大政?”

李中易暗暗點頭,小符貴妃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把全體宰執們,都給逼到了牆角。

魏仁浦捋了捋鬍鬚,暗覺好笑,小符貴妃明著是說全體宰執,實際上,最難堪的恐怕就是範質,範首相了。

首相者,帝國群臣之首,駕馭政事堂和樞密院的諸公,乃是順理成的義務。

這一次,範質不僅沒有控制住局面,反而把矛盾提交到了小符貴妃這裡,威望恐怕要大大的受損吶。

對於今天這事,李中易的看法,卻和魏仁浦迥然不同。

派誰掛帥出征,豈是人臣可以擅專之事?尤其是,一旦派帥統軍,手上至少要掌握八萬兵馬。

朝廷養軍,就像是養虎守家一般,萬一,朝廷被虎反咬一口,其中的險惡之處,實在不足為外人道也!

兵權,向來是一柄雙刃劍,用得好,可以保衛家園,禦敵於國門之外。

嘿嘿,兵權用得不好,晚唐以來,手握重兵者,反噬其主的戲碼,可謂是層出不窮!

王溥察覺到範質吃了排頭,心下不由一陣暗爽,如果範質這棵大樹倒了下去,他這個樞密使,應該最有資格重返政事堂吧?

李谷頗有些自知之明,樹大根深的範質,地位異常穩固,他暫時無法撼動其首相之位。

李谷最頭疼的是,魏仁浦這個老冤家,始終在暗中扯他的後腿。這且罷了,最近,又加上了李中易這個死對頭。

政事堂原本只有三相,李中易摻合進來之後,只要李谷開口提議的事情,魏仁浦就會極力反對,李中易也順勢幫魏仁浦的腔。

如果,魏仁浦或是李中易的其中之一,不離開政事堂,李谷的處境,肯定會一直惡化下去。

讓李谷最頭疼的,其實不是魏仁浦,而是李中易這個“奸臣”。

往往,李中易並不是無原則的支援魏仁浦。連帶著範質,即使有心在暗中拉一把李谷,促使政事堂內的權力形成平衡。

也因為,李中易沒有把事情做絕,範質不可能對李谷幫得太過分。

“國家養士,養兵,就指望著關鍵時刻,能夠替朝廷出力。”小符貴妃發覺宰執們都保持著沉默,她索性把話挑明瞭,朝廷不要吃乾飯的所謂重臣。

李中易兩眼猛的一亮,他和小符貴妃的接觸不多,卻沒有料到,小符貴妃竟然有如此強悍的一面。

還真的是應了那句老話,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李中易心想,這要是在晚清時期,等柴榮駕崩後,小符貴妃很可能就是扶保幼主登基,垂簾聽政的又一個慈禧太后。

只可惜,歷史上,柴榮崩後,小符貴妃就算是再精明強幹,也架不住宰相和軍頭們的裡應外合。

短短的半年時間,柴榮的屍骨未寒,柴家的孤兒寡母,就丟掉了大好的萬里河山。

江山要想坐穩,最終還必須是拿刀的武夫們,說了才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