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所謂:將在前線,帥命有所不受是也!

契丹人十分擅長騎兵作戰,由於兩軍相距大約兩裡地,所以,儘管兩千多人的衝鋒隊伍,喊殺聲震天,馬蹄聲如雷,其實也只是動靜鬧得挺大而已,卻並未全速衝刺。

劉賀揚按照步軍對陣騎兵衝鋒的標準佈陣規範,早早的命人將鑲了鋼板的車廂,橫向面對契丹人衝過來的方向。

“喲嗬……殺呀……宰光南蠻子……搶他孃的……”隨著兩軍距離的不斷拉近,契丹人突然加速衝鋒,彷彿惡極了野狼一般,兇狠的撲向劉賀揚身前的防禦陣線。

“插槍,豎盾!”劉賀揚毫不遲疑的下達了一連串的軍令,“第一列射擊,後九列上弦。”

伴隨著長官的軍令下達,李家軍陣列前十排的官兵們,快速行動起來。

第一列的將士們,不慌不忙的將手裡的弩上好弦,同時搭上箭,把弩臂擱在奚車廂壁上提前留出來的射孔上,以節省寶貴的體力。

後面九列的將士們,則快速腳踏拉弓上弦,然後抿緊嘴唇,默默的等待著殘酷戰鬥的開始。

位於高處的李中易,透過單筒望遠鏡看得很清楚,最前沿的弓弩手們,已經完全做好了戰鬥準備。

只見,第一列計程車兵們,已經拉開望山,持弩瞄準著蜂擁而來的契丹人。

從第二列陣線開始,士兵們排成整齊的九列,他們無一例外都空著左手,右手卻提著已經上好弦的神臂弩。

李中易點點頭,露出若隱若現的笑意,經過這麼多年的訓練和戰鬥,他親手締造並一直指揮的李家軍,徹底展露出足以傲視天下的嫻熟“殺人”絕技。

身為始作踴者的李中易,他自然非常清楚,空出左手,是為了轉接前邊袍澤發射完畢的空弩,然後再把右手已經上好弦的神臂弩遞上去。

這麼安排的好處頗多,其中最核心的要點是:避免了神臂弩上弦過慢,從而導致威力雖大,射速卻十分緩慢的致命弊端。

以李中易對於契丹人這個騎射民族的瞭解,即使是一般宮分軍的神射手,也可以在一個呼吸之間,拉弓放箭兩次之多。

與此相反,神臂弩雖然威力驚人,以李家軍的訓練水平,即使是最有素質的老手也頂多能在一分鐘內上弦兩次而已,而且體力消耗巨大。

所以針對這種射速極慢的打擊手段,李中易從實戰出發琢磨出了有效的應對方法,即前排的嫻熟射手只管瞄準射擊,後排的輔助弩手負責拉弓上弦,並及時的輸送上去。

這麼一來,不僅極大的提高了打擊的速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打擊的精準度,可謂是一舉數得!

“殺呀,剁了該死的南蠻子……吼……”兩千餘騎兵,近萬隻飛奔的馬蹄,如同排山倒海一般,衝進了李家軍弩手們的最遠打擊範圍。

李家軍前排的一線軍官們,紛紛用清晰的聲調,發出短促有力的命令,“大家都沉住氣,不要慌,等竹哨響了,再發射……”

ps:今晚至少還有一大更!(未完待續。)

喜歡逍遙侯內請大家收藏:()逍遙侯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