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內侍伺候著李中易翻鞍上馬,另一名內侍等李中易坐定之後,這才牽著紫色的馬韁,緩緩前行。

今日是朔望大朝會,所以,小內侍牽著馬,沿著大慶殿東側的相公道,一路走到了一座偏殿門前。

李中易剛才有些走神,下馬登階之後,這才注意到,眼前的卻是相公們上朝之時,專用的歇腳之所。

門前的內侍見李中易走到門邊,趕忙輕咳一聲,小聲唱喏:“李相公五咎公到。”

政事堂內,除了李中易之外,還有李筠姓李,內侍們私下裡稱他們為大李相公和小李相公。

問題是,在如此正式的大朝會上,誰敢稱呼李中易小李相公?不要命了?

有鑑於晚唐的閹宦之禍,換皇帝就和吃頓餃子一樣便宜,大周深宮中的規矩異常森嚴,內侍們的前途,盡皆掌握在外廷的相公們手上。

不管哪個時代,管著頭上烏紗帽的,絕對是大爺!

大周的政事堂,權力異常之重,朝中六品以下官員的任免,相公們可以集議自決,下堂札就算數,不必報於皇帝知曉。

李中易在政事堂內的位次最靠後,成事固然不足,給惹毛了,想壞誰的升遷大事,倒也易如反掌。

相公們體現權威最好的方法,就是想方設法提拔自家門生故舊上來,壯大自家的聲勢。

道理是明擺著的,沒有哪位相公,會為了提拔你一人,去和每天見面開會的同僚,撕破臉皮。

李中易走進偏殿,就見魏仁浦獨自一人,坐在專屬的炕沿上,喝茶暖身。

“魏相公,來得好早啊。”李中易瞬間琢磨了好幾種打招呼的方式,最終只選擇了最平淡,也是最疏離的問候語。

魏仁浦略微抬了抬眼皮子,淡淡的說:“無咎相公來得也不晚啊。”

咳,這就和後世的帝都普通人打招呼一樣的世俗,毫無體現宰相權威的閃光點。

“唉喲,王大爺,您吃了麼?”

“呵呵,他李嬸,吃過了,吃過了。”

就是這麼個味兒!

宰相之尊,禮絕百僚,李中易和魏仁浦的見面,彼此只須拱拱手,就算是把禮數敷衍了過去。

機靈的殿中內侍,趕緊搶前幾步,把李中易領到了他的專屬炕榻。

深秋的開封城,北方的冷空氣,已經源源不斷的南下,氣溫也跟著越來越冷。

李中易坐到炕沿上,一股溫熱暖和的氣息,由下至上,立時暖遍全身,嗯,炕燒得很熱。

宰相的待遇沒得說,李中易這邊剛坐定,宮中的內侍已經端著茶盤,站到了炕旁。

李中易端起茶盞,輕啜了一小口,很不錯,竟然是他一直愛喝的清沏綠茶,而不是群相們死命推崇的團茶。

“嗯,茶不錯。”李中易明著誇茶,暗地裡表揚內侍會辦事,怎麼說呢,別人既然有心拍你,即使無法分潤利益,總要給個好臉色吧?

那內侍抽了抽嘴角,忍住笑,彎下腰,恭敬的說:“小人份內該管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