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捲起千堆雪(第2/2頁)
章節報錯
費媚娘還在郊外呢,李中易差點丟了命,才得到了這個絕代的尤物,怎麼可能輕易的放棄呢。
而且,李中易一手訓練的精銳鄉軍,也在劍門關的前線,跟著孟仁毅抵禦趙匡胤的進攻。
這一股忠心耿耿的軍隊,對於李中易未來在陳橋兵變中,所起的作用至關重要,必須暗中安排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整個車隊,除了陶谷帶來的五百大周的衛士之外,還有張業主動派出的五千人馬,隨行護衛。
李中易心裡明白,陶谷這是留下了後手,擔心李中易的人,會搞出半路劫道的戲碼。
對於決心算計柴榮的李中易來說,在路上搞這種無聊的把戲,純屬毫無意義的犧牲,非但起不到任何效果,反而會把事情搞到最糟。
既來之,則安之,隨遇而安,不暴露野心,才是李中易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
僅僅從陶谷這麼高的身份,卻故意偽裝成小官來看,其中的內幕,肯定不簡單。
李中易悠閒的躺在馬車上,既然陶谷不想透露內情,他索性懶得問。
實際上,柴榮如果想殺了李中易,陶谷隨時隨地都可以動手,又何必帶上他的全家人,去開封就死呢?
李中易想得很清楚,這就說明,柴榮的確有非常用得著他的地方,只要小心應付,應該沒有生命危險。
離開成都之後,陶谷決定讓薛夫人、李達和以及李中昊,以及李中易的兩個小妾,乘第一條船先走,他自己則帶著李中易坐第二條船,慢慢的跟上去。
李中易早就看破了陶谷的牽制用心,卻也懶得說穿,只要全家都平安就好。
就算是李中易成功脫逃了,李煜那個只會做詞泡妞的草包,也值得他李某人去投嗎?
至於,做官要先當太監的南漢,以及不戰而降了北宋的吳越錢家,就更不需要提了!
這些腐朽的家族,完全不在李中易的考慮範圍之中。
只要這一次逃過一劫,大難不死,李中易一定要在勢力最強大的後周政權內部,捲起千堆雪,激發萬重浪。
船行非常快,不幾日就過了峽州今宜昌),棄舟登岸後,從襄州北上,在鄧州今鄧縣)和趙匡胤碰上了頭。
陶谷把李中易的一家子交給趙匡胤後,轉道南下,出使南唐。
李中易面上不動聲色,心裡暗暗好笑,姓陶的,此去南唐,你必吃韓熙載的大虧,嘿嘿,身敗名裂就在前方等著你呢!
“某家在主上的面前多言了幾句,卻不料驚擾了先生,某之過也,還望先生勿怪。”趙匡胤誠摯的深深一揖,然後笑眯眯的望著略顯狼狽的李中易。
趙匡胤忽然面色一整,肅容說,“我主久聞先生的大名,特命某家便宜行事。”
李中易何等聰明,一聽就明白了,柴榮所謂的便宜行事,也就是活的李中易固然好,死的李中易其實也可以,總之不能讓他溜走。
既然後周有數的大將——趙匡胤都親自來了,這就從側面證明了,柴榮對李中易的重視程度。
“先生,你就不問一問,為啥會被陶谷所算計?”趙匡胤笑眯眯地望著李中易。
說句心裡話,如果不是柴榮親自設下圈套,趙匡胤還真想不到,李中易會被捉了來。
“呵呵,元朗兄統帥大軍壓上劍門關,日夜攻城,王昭遠上次就被你給打破了膽。唐國又一敗塗地,連江淮十餘州都丟光了。”李中易忽然微微一笑,“如果我是孟昶,也會怕得要死,任由陶谷為所欲為。”
“先生果然明睿,一語中的,妙啊!”趙匡胤搖頭感嘆了一陣子,忽然提起了一個李中易非常熟悉的人,“只可惜,趙普此番在許州辦事,不然的話,倒可以陪著先生好好的暢談一番。”
趙普?李中易微微一笑,這是一個極其厲害的角色,可謂是趙家兩兄弟身邊的首席智囊。
這趙普,不僅是陳橋兵變和杯酒釋兵權的主謀,還是燭光斧影后,趙光義能夠坐穩皇位的幕後重要推手。
這趙普,身前為宰相,手握重權,死後被封為韓王,倍極哀榮。
客觀的說,趙普的一生,既是輝煌的一生,也是搞陰謀的一生!
一言以蔽之:大宋官場的第一個不倒翁!
更重要的是,趙普還是強幹弱枝、重文抑武這個基本國策的始作俑者,被兩宋計程車大夫們堅定的執行了三百多年,直到南宋亡國。
“先生可知,我主為何必欲將你弄到手?”趙匡胤明顯來了興趣,想考較一下李中易的精明程度。(未完待續。)
喜歡逍遙侯內請大家收藏:()逍遙侯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