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到副將趙茄的話,廉頗自是沒有絲毫間的意外!秦國士卒橫衝直撞,打仗起來毫無章法可言,若他們就這樣的打下去!
那廉頗可就要懷疑武安君白起的掌兵能力了!
秦師退兵而去,廉頗自是點著頭間道:“窮寇莫追!鳴鼓收兵吧……”
……
武安君白起與著趙師廉頗對峙的訊息,立馬間的傳至秦都咸陽之內!秦王聽後,頓時怒聲間道:“趙王毛頭小兒,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數次挑釁我秦國,真當我秦國好欺負不成?”
面對著秦王的怒意,蒙驁立馬間的站出來道:“王上,武安君此番攻伐陘城,所帶兵甲不過七八萬有餘,此番趙將廉頗率十萬趙過士卒而來!臣願再率秦國男兒,前去相助!”
面對著蒙驁的請戰,秦王不無的看起相邦范雎!
而對於即將到臨的秦趙兵鋒對峙,實話說來,范雎此刻是不想給趙國開打的!當初,他給秦王提及“遠交近攻”之策時,是基於秦國攫取更多利益後,才與著趙國進行決戰的!
如今,趙國向東拿下了燕國的上谷郡!而秦國呢,這些年來,一直在處理自身的朝堂亂事!秦王剛剛的執掌朝政,天時地利人和,都不適宜於趙國進行一場國運之戰的!
因此,范雎立馬的出言相制道:“王上,近日之內,義渠之地多有擾亂之事!怕是義渠之地的貴族之中,又想反叛!此時,若是與著趙國為敵,怕難以兩邊為戰,國力難以為繼!”
義渠民族在商代前是西方羌戎民族的一個分支,西周王朝建立後,義渠臣服於周。
周穆王曾討伐戎狄於大原,周宣王曾料民於大原。周王朝在多次鎮壓異族遭到激烈反抗後,遂改變策略,採取安撫政策,將五戎即義渠、鬱郅、烏氏、朐衍、彭盧等安置於大原地。五戎中,唯義渠居大原中心地帶,南臨涇水。這裡自然條件好,宜耕宜牧,義渠很快強大起來。
西周滅亡時,義渠趁周室內亂,宣佈脫離周王朝的統治,正式建立郡國!在政局動亂的春秋戰國時代,義渠國直接參與了中原合縱與連橫的政治、軍事角逐,特別是先後同強秦經歷了400餘年的反覆軍事較量,成為當時秦國稱霸西戎的主要對手。
直到秦昭王立為國君,因年紀尚小,由母親宣太后攝政。她改變正面征討義渠戎國的策略,採用懷柔、拉攏、腐蝕的政策,以墮戎王之志。
她書請義渠王於甘泉宮,讓其長期居住,並以優厚的生活款待他。後義渠王同宣太后直接生活在一起,生有二子,使義渠王完全喪失了對秦國的警惕。
在秦王重奪王位前,宣太后殺義渠王於甘泉宮,接著發兵攻打義渠,義渠國亡,領土併入秦國。不過,雖然義渠國滅,但仍不時間的有著義渠打著為王上報仇的名義,不時間的反叛……
聽到范雎的話後,秦王不無的問話道:“若如此,相邦可有何應對之策?”
蒙驁聽著相邦這般講來,就知道此次再行出兵伐戰已然是不可能了!就看范雎如何應對來了……
“王上,如今當是要平定義渠之亂,至於上黨郡陘城之事,臣當是以為,遣使入趙,與趙王相商!剛剛攻伐燕國的趙國,他沒有多少精力敢與我秦國抗衡!”
當然,范雎所說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秦國不歸還陘城的情況下,若是趙國執意讓著秦國交出陘城,那事情的結果,必定是有著一場生死之戰的!
秦王“應侯所言在理,就依應侯之言而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