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家玉笛暗飛聲 落盡梨花月又西 (1)
章節報錯
越是到那軍訓最後呢,我們那些教官們,變得也是愈來愈隨和了,不僅對我們的打罰少了,就是每天中午、下午,給我們結束軍訓的時間,也是愈來愈早了,說是給我們留出些時間,讓我們去看看社團。
而這天中午呢,教官同樣也是早早的,在那剛11點鐘的時候,就提前給我們結束了,依然也還跟我們說,讓我們去看看社團。由於,當時也剛才那11點鐘嘛,吃飯啥的,總歸的也是還有點太早,所以我們宿舍除了踢腿時用力過猛、一不小心扯破了褲子的孟嘗,其餘五個人,也是又搭著夥的,去看社團了。
我們出操場往南走,先是去籃球場南側的那條小路逛了一會,看了看那條小路兩邊的社團,以及看了看學長學姐們給我們準備的節目,像是看了看我那個動漫協會裡穿著粉色女僕裝的學姐們跳的宅舞,看了看跆拳道協會的學長們在那“菜、菜、菜”了一會,聽吉他社的學長學姐彈唱了那麼首日文歌《幻化成風》,而且還到吃貨協會前排著隊的、去領了幾個壽司和餅幹嘗了嘗…
再後呢,我們也是就去兩餐廳之間看別的另外一些社團了,這天,在兩餐廳之間納新的,主要是分為那麼兩撥,靠近學生餐廳一側的,是那些“普通”的社團,也就是那種只要交錢、只要交會費就可以加入的社團,而靠近風味餐廳的那側呢,則是些記者團啊、廣播站啊、校報啊,還有那藝術團什麼的。聽那些學長學姐們介紹說,像廣播站、記者團這一類的“學校組織”,也不是說想加就能加、想進就能進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準入門檻”,得先參加面試,透過了考核之後,才能成為其成員。
在那這麼看的時候呢,我也是就想了,想著其實自己一直也還蠻挺喜歡聽廣播的,尤其是小的時候,自己孤零零一個人呆在家裡,總也感覺廣播裡的那個人,像是在給我講故事似的,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廣播也是就産生了那麼一種特殊的情感了。
不過,這個東西嘛,喜歡歸喜歡,情感特殊也歸情感特殊,我那普通話差成啥樣,這個,我也是還很有自知之明的,所以再後來,我只也是就站在那廣播站旁呆望了一望,便也是就卻步而又繞開了。而之後呢,又想其實自己平時也還挺喜歡拍照的,而且媽媽每次帶我出去玩的時候,都是讓我給她拍照,歷練的我那拍照技術,也是蠻好的了,所以這麼想來,好像記者團也還比較適合我的,最後,也是就又報上了個記者團的名,想著到時可以去試上一試啥的了。
再後,我們陪楚辭又報了個藝術團,便也是就又去到學生餐廳那一側逛了。這天,在靠近學生餐廳的那一側納新的,好像也都是些跟我們的傳統文化有些關聯的社團,像是那漢服社啊、茶藝社啊、國學社啊、圍棋社啊、武術協會啊,書畫協會啊,還有民樂社啊什麼的,一個個看起來,感覺也是都還蠻有那“文化底蘊”似的。
我們從左往右,第一個逛到的社團呢,是那漢服社,漢服社單單從那“外觀”上來看,也是就蠻讓人悅目的,漢服社的那些學長們呢,一個個白衣翩翩,輕搖摺扇的,儒雅之中,含著瀟灑,而那些學姐們呢,則是那麼或襖裙,或襦裙,或褶裙,或曲裙的,一個個,就跟是那些古裝電影、電視劇裡面的絕代佳人似的,巧笑也倩,美目也盼,更是說不出的美。
所以,我們幾個這一看之下,一不小心的,也是就給吸引住了,然後駐著足的呢,也是就看起來了,一邊在那看著,一邊還在那聽了會漢服社學長們普及的漢服常識,像是那,“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青青子衿,青青子佩”、“衣裳楚楚,采采衣服”、“佩玉瓊琚,佩玉將將”,像是那漢服講究交領右衽、隱結系帶,其中上衣分裁四片喻指四季,下裳分裁十二片對應著十二月,像是那漢服在各朝各代的發展歷程,以及滿清入關之後,清廷統治者們為了鞏固統治,打擊屠戮漢人,要求漢人斷發易服,漢服才逐漸的退出“歷史舞臺”了什麼的,最後,學長熱血滿腔的,還在那又說,說我們作為華夏兒女,一定要以傳承好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為己任,複興漢服,複興我們的民族服飾。
看過了漢服社之後,我們又去茶藝社前聞了聞那清茶的淡香之氣,看了幾眼國學社,又看了幾眼圍棋社,看了看武術協會的扇子“武”,這也是就逛到書畫協會跟前了。
當時,我們在逛到那書畫協會跟前的時候,有位學長剛好也是把畫給畫完了,正由另外一位學姐在那畫的留白之處題字。
那位學長畫的,也不知是算幅思春少女圖,還是算幅宮裝少婦圖,反正在那幅畫裡面,有著那麼位身著淡白衣衫的漂亮小美女,那個小美女呢,倚著欄杆、伸著衣袖、歪著頭的,既像是在那發呆、又有點像是在那發著愁的,而那院落裡面呢,還有著那麼幾株的大梨樹,花瓣紛紛而落,滿滿的一地梨白,半空之中呢,也是還斜掛了那麼輪皓潔的明月,另有零零散散的,幾點稀星。
我這也才剛簡略的把畫看過了一遍的,那個學姐也是就把那字給題好了,我湊到近前,這麼一看,但見學姐寫的那幾行小字,溫潤清麗,甚為的娟秀,而且最重要的是吧,這天的風其實也還蠻大的,吹得旁邊武術協會的那些小旗子,都在那噼裡啪啦、啪啦噼裡的響,可學姐那幾行小字,工工整整的,絲毫都沒受其影響,可見學姐在那書法上的造詣,定也是頗深了。
心下這般暗贊著,不自覺間,我往前也是又移了那麼一步的,湊的呢,也是就更近了,看得自也是就更為的仔細了,而,這麼再一看時,也是才識出,原來,這個學姐所寫的那幾行小字,竟是一首小詞: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悽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這首小詞呢,此時我這是第一次讀,雖然,我也不知這首小詞是由哪位詞人所作,是為誰而作的,更也是不知這位詞人和這個“誰”之間,具體發生了怎樣的風月之事,有著怎樣的感情糾葛,但這位詞人所想表達的那種悽楚哀痛、欲哭欲訴,那種愁懷,那種無奈,我也還是能體會到幾分的,所以,這般看著看著,我感同身受般的,心跟著也是就那麼微一動的,輕輕張開口,也是喃喃的念起來了,“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悽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落盡梨花月又西,落盡梨花,月又西,落盡,梨花…”
一邊念著,也是又朝著那幅畫望過去了,這麼再一瞧,也是才瞧清楚,原來,畫裡面的那個小美女,伸著衣袖,其實是在那拭眼淚,果真也就是在那“紅淚低垂”啊;而且,那滿地的一片梨白,加上那斜掛於西的明月,也是真就合了那句“落盡梨花月又西”了。此情此景,詞畫交融,搞得我不自覺間,也又是一呆,而且心中那麼一股悽涼之感,跟著也是便起了。
可,就在我這麼“多愁善感”的,正也是要準備感慨一下的時候,突然之間,只聽那麼幾聲的琵琶,叮叮咚咚,那麼幾聲的笛子,清清揚揚的,忽而的也是就傳來了,而後,那古箏啊、二胡啊、阮啊、琴啊、簫啊、壎啊什麼的,一陣的絲竹管樂之聲,跟著一併的也是就進來了。
我這一聽,也是就被吸引了,而後趕忙也是就把頭那麼一扭,向著旁邊看過去了,而這麼一看的,哎呀,只見在我們那右手邊方向,原來是有好些的學姐,一個個,荷袂蹁躚,羽衣飄舞,姣若春花,媚如秋月的,正在那吹彈奏曲,而她們當時所奏的那曲子吧,曲調優美,意境縹緲,更也是好聽至極,宛若仙樂一般,聽得我不覺之間呢,心神跟著也是就那麼的一蕩,而且,學姐們合奏的這首曲子呢,更也是再太熟悉不過,正就是我最愛的傑倫哥的那首《青花瓷》,所以,我情不自禁的,跟著便也就哼唱起來了,“天正下青煙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你眼帶笑意…”
只不過吧,也就又過了那麼三四分鐘、我這也還沒聽夠、意猶也還未盡的,那幾個學姐們便也是就合奏完了,而後,也是沒再給我們又演奏什麼了,而是那麼一改“優雅”姿態,“嘰嘰喳喳”、“喳喳嘰嘰”的喊起來了,什麼“小學弟小學妹快來看看”啊,什麼“民樂社納新了”啊,一個個的,都特別的起勁。
尤其,其中有那麼個吹笛子的學姐,更是在那“小學弟,小學妹,來看看,來瞧瞧,民樂社,納新嘍”,還有那什麼“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的,喊得更是格外的賣力,而且一邊喊著的時候,一邊還在那用力的揮動著她手裡的那支長笛。
這麼一瞅的,我那痴蟲,跟著也是就上腦了,然後呢,舉著手的,也是就喊起來了,“學姐,學姐,我加,學姐,我加,我加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