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耶的,這世界有這姓?”

“天下之大,什麼沒有?我聽說有很多荒蕪之地人跟妖魔後代都是亂取姓。”

人人有罪,這種說法很新穎,剛開始有人閑的無聊去聽了幾場,感覺說的很可笑,什麼人人都有罪,簡直一派胡言。

有人看到他異樣的眼珠,斷定他是人魔,想要殺死他,得到他的命格,那個耶穌也不反抗,任憑攻擊。

但是不論怎麼殺他,全都殺不死他。

不死之身。

每次被刺殺,那個耶穌都要趁機教化一番:“大地以厚德載物,每一雙踩踏她的腳她都報之以泥土芬芳!”

他的高姿態被迅速傳開,剛開始從幾個人來道場聽他講道,直到後來已經有了上千人。

此時,豔陽高照,清風吹拂。

耶穌盤膝而坐道場,身前上千聽道之人。

要說生活壓力這麼大,每天都要忙裡忙外,這麼浮躁的時代,聽個屁道,有時間多賺點錢買好神格,好瓊樓多好。

實際上很多人需要心靈慰藉,需要安慰來緩解活著的煩惱。

聽道,聽的是一些能讓自己心安的話語,而不是隻有講道者才懂的深奧道理。

“我今天得到幾塊上好靈石,感應到裡面可能蘊含著一些寶物,於是拿到市場擺攤出售,旁邊有一起擺攤的人,看到我賣靈石,罵我是挑石狗。”

耶穌沒有架子,也不說什麼深奧道理,只是跟別人分享自己遭遇的事情,然後發表這種事情的看法。

一起探討。

有的靈石裡會孕育一些寶物,很多人得到後會高價出售,也有人把有可能藏好寶物的靈石挑出來自己用,只賣給別人普通的藏寶靈石,這種行為被人咒罵為“挑石狗”。

“咱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很浮躁,也很暴躁,稱呼別人時往往喜歡在後面加個狗字,以當作對他人人格侮辱,今天我被人咒罵為挑石狗,我很憤怒,我感覺我的人格受到了侮辱,我想殺死他,可是我也想抑制自己的憤怒,我覺得我要有度量,我要原諒他對我的侮辱。”

耶穌分析和分享著他遭遇人格侮辱的感受,想要殺死咒罵自己的人,但也想保持度量。

不說大度好,若殺人殺的太輕松,以後稍微有人不尊敬自己都會想殺人。

這種心態很擰。

“要說這是為什麼,我仔細想了想,我出售的這些蘊含寶物的靈石比其他攤主價格低,買家都來買我的靈石,讓他們收入降低,引起了他們的憤怒,這才會對我惡語相向。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罪,在時光流逝下都會承受痛苦,相信每個人都有罪,原諒別人時也會寬恕自己,避免因憤怒而感受痛苦。”耶穌盡可能不做道德帝,但也在勸說大家要有高度量。

不要一言不合就打仗殺人。

“我想問一問大家,如果這事發生在你們身上,你們會怎麼辦,也會像我這樣嗎?”耶穌跟聽道者互動:“大家有什麼就說什麼,不要有顧慮。”

很多人聽著,在思考自己遇到這種事如何作為。

比如去賣一筐梨,把好的梨挑出來,只賣壞的,然後比同擺攤價格低,被罵。

再比如賣一筐梨,沒有挑選,怎麼摘的就怎麼賣,價格比同擺攤低,被罵。

不論真的做了不好的事情被罵,還是沒有做不好事情被罵,該怎麼去面對。

生活中處處是壓力,處處有煩惱,被人咒罵又打不過別人,被人咒罵能打得過別人,該以怎樣心態來面對,寬宏大量還是有仇報仇有罵對罵。

聽道者思考的時候,葉靈來到這一帶,蒐集大地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