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堵門的黑袍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遼闊的天墓空間,終年霧氣瀰漫,視野嚴重受限。
只見收了變化神通、恢復本來面目的莫白,正閒庭闊步地行走在通往天墓第二層的某條線路之上。
肉眼可見,時不時會有幾道身體虛幻、目光空洞的能量體向莫白衝殺而去,卻是轉瞬之間就被懸浮於其身邊的巨型紫金太極圖吞噬一空,難以近其周身十米以內。
此時,於天山血潭中修煉一年之久的莫白,早已將周身二百零六塊骨頭盡皆淬鍊完成,武道修為正式邁入了罡勁之境,開始了淬鍊全身血液的修行。
原本赤金帶紫的氣血太極圖,也被已經化為紫金之色的氣血之力凝鍊成了現在的紫金太極圖,威力更盛從前。
如今的莫白,在這方空間十分脆弱的鬥氣大陸上,以肉身力量打破空間那是輕而易舉,碾壓九階以下專注肉身修煉的魔獸也絕對是不在話下,就算是鬥聖巔峰的強者,他也能鬥上一番,甚至生死難論。
至於仙道修為麼,經過一番慎重的考慮,莫白最終還是修行了疑似聖人傳下的《上清大洞真經》,藉著天山血潭之力,現在已完成了金丹九轉,成功突破到了修真第三境,元嬰返虛。
倒不是莫白不想著自己創出一部功法,而是在深層次的參悟過《上清大洞真經》之後,他有了重大的發現。
仙道,踏入元嬰返虛之後的修行,著重在法則的領悟上,功法只不過是作為一個引導、一個方向而存在著,成就幾何全在自己。
如此一來,莫白覺得,相比於自創功法,還不如修行《上清大洞真經》呢!
畢竟,滿打滿算,他踏上修行之路,也不過幾十載,而人家聖人那可是無數載甚至無數紀元的存在,就算他將來也能達到那種層次,但現在顯然不行。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有著站在巨人肩膀上向上攀登的機緣,那為何不將其化為己用,省去不少功夫呢?!
於是乎,莫白丹田氣海中的九轉金丹,便在功法運轉之下,化為了一道與之一模一樣、只是形體縮小了不少的紫色元嬰。
《上清大洞真經》中有言,人有三魂七魄。
三魂分為天魂、地魂和命魂,凡人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居於身,而修行之人,則三魂盡歸於體,凝聚成型,比如說位於莫白靈臺識海之中,和他一模一樣的靈魂體,便是由他的三魂凝聚而成。
至於七魄,則分為天衝魄、靈慧魄、中樞魄、氣魄、力魄、精魄以及英魄,它們分居於人體七輪之內,受制於命魂,掌控身體各部。
而元嬰返虛之境的修行,便是以功法破碎金丹,化為玄妙之力於體內勾引七魄,與之相融合,最終七魄合一,方為此境圓滿。
因此,這一境界,又被稱之為元嬰七變。
此時的莫白,便是處在第一變的境界,相當於初階鬥宗強者,待他丹田氣海中的虛幻元嬰蘊養凝實之後,即可開始下一變的修行。
正所謂,凡事皆要勞逸結合,修行亦是如此。
因此,結束了長達一年之久的閉關修行之後,在趕來古聖城的路上,莫白便是研究起了武道感悟、陣法符籙、丹道煉屍等軟實力。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終於讓他發現了一個被他無意中忽視很久的問題。
按理來說,萬界書當初沒入了他的眉心,那應該便存在於他的靈臺識海中,但他如今的識海中,除了他的靈魂體以及縈繞其上的靈魂金焰外,卻是並無它物。
那麼問題又來了,萬界書去了哪裡呢?!
要說起來,在以隕落心炎淬鍊靈魂之前,莫白卻是從未將神識探入過自己的靈臺識海,去瞅瞅萬界書的本體,除了真身多次進出萬界書空間外,也就是偶爾間和書中仙交流交流。
因此,對於這個猛然間想到的問題,他自己反倒是無從解答,無奈之下,便決定聯絡書中仙直接詢問。
只不過,書中仙又一次玩起了失聯,於是乎,抱著不問清楚不罷休的態度,莫白便養成了每天都聯絡幾次對方的良好習慣。
此刻,他便是在進行著今日的聯絡,只可惜,還是聯絡不上。
對此無奈地搖了搖頭後,剎那間,莫白的注意力便是全部迴歸,使得他那有些黯淡的眼神再次變得明亮起來。
緊接著,只見其掃了一眼圍繞在周身不停旋轉、守株待兔的紫金太極圖後,似是化心中無奈為力量般,翻手間喚出了他那柄純黑長劍,腳踩一種形似八卦的奇特步伐,便向著迷霧中的能量體衝殺而去。
至於紫金太極圖,則是在莫白的控制下,成為了他的戰利品收容庫,專門負責拾取被他斬殺的那些能量體所留下的能量核,當然,時不時也會幫忙收拾幾個不長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