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大世將至(第1/2頁)
章節報錯
原三山關副將鄧嬋玉為荊州北路前鋒偏將軍!
時隔多年,大商再次出現了一位女子將軍,同樣是如此的年輕!
眼見象徵著荊州戰場前線最高指揮權的兩道兵符被送出,哪吒卻不由望向身前的黃飛虎。
黃飛虎並非軍功封王,這個武成王的名號與其是說封給黃飛虎的,倒不如說是恩賜給整個黃家的。
黃家自開啟國起便侍奉大商,立功無數,戰死沙城的黃家子弟也是數不勝數,自然當得起這番恩榮。
當年黃老邊帥輾轉三地,戰功赫赫,部下將領也是分佈全國,老邊帥就任五關總督前就已經陸續擔任過四個軍的統帥……,已然是封無可封、賞無可賞,但要說給黃老帥封王,那是誰也不敢提。
老帥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當年先王過世,新王繼位,老帥知曉自己功勞過高,在京中礙眼,便自請去了西邊佈防六關,位置不遠不近,也不惹人猜忌。六關總兵的人選子受不是沒有問過老帥,但老帥說什麼也不舉薦軍中那些後起之秀,只說讓大王自己定奪。
子受投桃報李,讓與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黃飛虎執掌金鈴軍,為天子護衛,封武成王,也算是給足了黃家面子。
鎮國武成王,守衛京畿的十萬金鈴軍統帥,提調全國兵馬,比起子受還要小上幾歲的黃飛虎可謂是坐到了武官極致,但仔細一想,卻又不覺有些悲哀,既然身負守衛王都重責,自然輕易不得出朝歌!
北境邊軍與鬼方國對峙百年,大大小小戰事無數,國內將領多多少少都曾被調去北境輪守過,但黃飛虎沒有去,幾十年前那場慘烈的南疆戰事,無數將士前仆後繼灑血雨林,黃飛虎同樣沒去,數年前雍州變故,雍、冀之地風雲變幻,黃飛虎依然固守朝歌……
而這次舉全國之力的徵西大戰,可能還是與這位異姓王無關。
空頂著武官第一的名頭,卻從來沒上過戰場,也不知這黃叔叔心裡是個什麼滋味。
不過此事卻不是哪吒關心的,他只是想著,這次徵西的前鋒大軍,舅舅大肆讓年輕將領統軍,崇大哥,張大哥,蘇家哥哥,鄧家姐姐,都要統領一方,想必東南兩地的姜大哥、鄂大哥也不會缺席,將門代代傳承,保家衛國,至此也輪到自己這輩人上場了。
只是將門年輕一代,本該是還有一位怎麼也繞不過去的人物的。
黃家這一代的嫡長子,黃天化!
天化哥哥終究還是被山上勢力牽扯了啊。
哪吒心中極為遺憾,想必黃叔叔此刻心裡也不好受吧,偌大的黃家,累世的將門,大戰在即,自己鎮守朝歌不得輕動,幾個兄弟雖敢戰敢死,但武藝平平,難當大任,膝下有四子,但長子不在身邊,其餘三子年幼,如今鹿臺大點兵,卻只有一位年過八旬的老父依舊在為國征戰……
自打哪吒組建搬山營後,闡教與大商便是愈走愈遠,等到西岐逆賊封闡教為國教之後,闡教與大商更是徹底鬧翻。誰也沒想到,面對國力蒸蒸日上的大商國,西伯侯竟會突然反叛,並乘著大商肅清山水與闡教交惡時迅速向闡教買好,兩家一拍即合,要說不是提前謀劃的誰也不信。
形勢一下子就變了。
只是如此一來,卻是讓出身大商卻在闡教修行之人極為難堪了。
大商立國得截教相助,自然與截教親近,與闡教相交較淺,到哪吒這一帶,大商朝臣與闡教有牽扯的不過三人,朝歌黃家的嫡長子黃天化拜在了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天尊門下,陳塘李家的長子次子分別拜在了文殊、普賢兩位尊者門下。
一想到兩位哥哥,哪吒便不由來氣。
就在金吒、木吒脫險不久後,文殊、普賢兩位天尊便廣告天下,說李金吒、李木吒這兩個徒兒斬不斷凡思,掛念家國,執意要下山助商,甚至不惜與師門反目,無奈,只得逐出山門,並分別以五龍山與九宮山的鎮山之寶困龍樁與吳鉤劍相贈,也算師徒一場好聚好散。只盼來日真若兵戎相見,還望闡教中人能高抬貴手莫要收了兩人性命,同樣,只盼這兩件至寶也莫落在了闡教門人頭上。
初聽此話,哪吒簡直怒不可解!
說話怎能如此顛倒黑白?豈能如此厚顏無恥?
氣得哪吒當時便要去東勝神洲登門理論。
但卻被木吒攔下了。
那個臉色時刻掛著和沐笑容的男子原話是這樣說的,“確實是師徒一場,他害我不假,但養我教我亦是不假,二哥我這一身本領、隨身法劍全出自白鶴洞,如此也好,他成全了我的忠孝、我亦成全他的麵皮,好聚好散,這已然是最好的結果,三弟,相信我,大哥也定不會有何怨言。”
聞言,哪吒只得作罷,他心裡也清楚,那文殊普賢也定是知曉大哥二哥的為人性情,料定了這番謊言不會被拆穿,才說出這番讓其賺夠了臉面的噁心話來。
不過也好,陳塘李家就此與闡教斬斷了瓜葛!
大哥二哥都糟了毒手,但各有機緣,說不得是福是禍,但天化哥哥卻不同,清虛道德天尊確實是把天化哥哥當衣缽傳人來培養的,隨身坐騎墨麒麟,紫陽洞的鎮洞之寶莫邪劍都是早早便交給了天化哥哥,萬事有求必應,之前自己曾託天化哥哥打探大哥二哥的訊息,也是清虛道德天尊親自走了一趟五龍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闡教之內有人便說,大商將門子弟,怎可續闡教香火?
為此,清虛道德天尊特意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本山中修道人,管他人間恩怨事?
得此恩師,如此對待,怎好讓天化哥哥下山回朝?
思緒紛飛間,荊州戰線南路的任命也以下達,不出意料,果然是新晉南伯侯,鄂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