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磯隨即望向哪吒,不知為何,心中竟有些親近之感,她不由便想,莫非此子也是土石生靈得道?再細看,氣息也有些熟悉,隨即回想起來,張口便道,“真人之名且不敢當,你這身氣息我倒熟悉,這些天就是你屢次闖陣吧?”

哪吒叫一聲真人自有緣由。按照洪荒大地自古以來的規矩,求道之人修至金仙境界後內外通透,三神俱位,法體無暇,可稱一聲真人;如結大羅道果,可謂一步登天,即可享天尊之稱;若更近一步,斬屍之人便能冠以道君之名了,再上面,那自然是聖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由於此規矩來源已久,率先獲得這些境界稱謂的都是些真正的大人物,在那個龍蛇起陸、群星璀璨的壯闊時代裡也可以說是同境無敵的存在。

就說闡教十二金仙中有名的太乙真人、玉鼎真人、黃龍真人、普賢真人等,當年的真人,如今都已結成大羅道果了。

天尊中最為耳熟能詳的是尚未成聖時的原始天尊,也就是現在的玉清聖人,同樣的還有當年靈寶天尊,如今的上清聖人。當年這兩位師兄弟在洪荒大陸上攪弄風雲時,就已經是大羅金仙的境界了。兩人一個傲,一個狂,足跡踏遍四洲五海,威壓洪荒,睥睨天下,難尋對手,龍鳳巫妖都入不得其法眼,最終挑得崑崙山為道場,靜心參道,再出世時,便立教成聖了。

至於道君之稱,則更不多見,首稱道君者,為太上道君,如今的太清聖人。聲名遠播者,諸如萬壽山裡潛修的鎮元子道君,沉寂於無盡血海中的冥河道君等,俱是世間一流。

時至今日,當年獲得這些稱謂的人大多都邁入了更加高深的境界,但當這些頂尖大能偶在洪荒大地上露面時,被人認出,喊的卻也還是過往的稱謂,也從不見這些大能流露出什麼不悅羞惱之色,盡是欣然應之。想來原因也簡單,這些稱謂,大都表明了主人當年名冠洪荒的過往,那是一段萬類欣欣向榮奮進、萬靈爭相大道求索的壯闊時代,當這些稱謂再次被提及,便足夠彰顯主人的非凡了。

但也正是因為有這些珠玉在前,所以一些後來者、新晉者反而不敢輕易使用這些境界稱謂了。

想來這位石磯也是一位謹慎謙遜之人,倒與尋常截教弟子有些不一樣。

哪吒答石磯的問話,點了點頭,改口說:“是的,前輩,我為大商武將,奉命開闢函谷關與國內的通道,只是不巧,前輩的陣法恰好便擋在這路上,我對陣法不慎瞭解,便找上了餘將軍。”

石磯眉頭微蹙,“這千里戈壁乃是不毛之地,並不在你大商國境內,我在此潛修,怎麼就擋住了你的去路?”

哪吒聞言有些詫異,看來眼前這位道姑還真是一名兩耳不聞凡俗事的山中修者,如今南瞻部洲局勢一日三變,她竟什麼也不知道?

哪吒剛想稍作解釋,便見石磯正在作傾聽狀,便知這是餘化在以心聲與石磯交談,對這種玄仙境才能掌握的神通哪吒是眼饞不已,這種類似“念頭交流”的傳音之法效率極高,只是幾個呼吸的功夫,就足以將一件事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了,且不易被人探聽。

果然,只是三五個呼吸的功夫,石磯臉上已經浮現出瞭然之色,輕輕一點頭,然後對哪吒說到,“既然你朝與我教交好,此事我定行方便,也罷,舍了戈壁,我再換一處地方便是了。”

哪吒聞言卻是眼珠子轉得飛快,出口道:“前輩何出此言,既是前輩先佔的此地,那此地自然是前輩道場,這千里戈壁雖說荒涼,但五行缺木少水,聚火藏金,加上遍地粗砂巨石,土靈充沛,對前輩而言也是少有的修道良地。小子想討要的,不過是希望前輩將陣法往北或南挪上百十里路即可。”

哪吒眼睛越說越亮,“前輩儘管放心,即便是打通了道路,我朝百姓士卒也絕不會打擾到前輩修行。而且前輩若想久居戈壁,何不在我朝函谷關掛個客卿的虛銜,若前輩有些修行物資短缺,我朝亦可提供。”

石磯聞言一笑,只說,“李將軍說笑,天底下哪有這等好事,不知貧道需要付出什麼呢?”

哪吒撓撓頭,“倒也沒什麼,只是希望屆時戈壁通道打通後,前輩能稍加看護,莫讓風災抑或是歹人毀了這道路即可,以前輩的境界神通,這應當只是舉手之勞,實乃兩利。”

道姑只是搖頭,“將軍好意心領,但此事卻是行不通,貧道自會另尋一地。”

哪吒有些意外,但卻又不好多說什麼,心中稍有些遺憾。

一邊餘化也是有些意外,便直接以心聲詢問石磯,“師叔,何不答應哪吒所請?如今大劫已至,天道朦朦,哪裡又能讓師叔靜心潛修呢?我教修士入商曆劫這是內門二師伯祖和外門大師伯祖都預設的事情。咦,對了師叔,您怎麼不在東勝神洲骷髏山修行,反而來到了南瞻部洲戈壁?此地雖說對師叔而言也是一處良地,但怎麼也比不上骷髏山白骨洞那樣直通冥界的地陰寶眼呀。”

石磯默嘆一口氣,無奈回說,“你有所不知,我哪裡是想要離開骷髏山,只是被人找上門來,無奈之下,逃離躲藏至此地而已!既是躲藏,又如何能在大商朝疆界內拋頭露面?”

餘化性情火烈,聽聞師門長輩有如此遭遇,脫口喝罵:“誰人如此不知死活?!”

喜歡封神之哪吒新傳請大家收藏:()封神之哪吒新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