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道:“影響一個企業計劃的事情太多了。飛龍等內地公司,他們的老總,也曾聘請過專業的智囊團隊,幫公司做出過不少完美的計劃書。他們也曾坐在我坐的這把椅子上,參加你們的答辯會。可是,結果呢?他們現在在哪裡?”

金邊眼鏡道:“我們這幾個人,是由律師、聯交所等人組成的,我們和你談話的目的,只是想更加了解你的公司,別無他意。”

禿頂男子道:“我們是來幫助你的。一家公司要上市,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尤其是在香港上市,要求會更高。”

瘦高個道:“林先生,你們江汽公司,每年有多少資金,投入到研中去?”

“你是指江汽本部,還是指即將上市的子集團?”

“當然是指子集團。”

“我不清楚。”林楓如實回答,“子集團是我收購回來的,包含很多小公司,我對具體的技術研這一塊,關注並不多。因這些公司,都是生産型的企業。”

“就算是生産型的企業,他們每年也應該有研投入的預算,不然,怎麼保證企業的持續生産力?”

林楓一時啞然,略一沉吟,然後說道:“子集團的技術開,也是有投資的,我剛才沒想起來,應該在五千萬左右。”

“林先生,我們不談未來十年規劃和更遠景的規劃,只說未來五年之內,你們打算達到多大的銷售額?”

“嗯,五十億吧!”

“林先生,五千萬的技術開投入,怎麼支撐五十億的銷售額?”

林楓再次啞然。

“林先生,香港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在這邊上市,意味著你們公司,要進行國際化的運作,你們有這方面的準備嗎?”

“子集團的所有公司,基本上是江汽的零配件生産商,暫時沒有進行國際化運作的打算。”

越問下去,林楓越沒有自信了。

“江汽子集團的利潤,並不是我們評判可否上市的唯一標準。林先生,根據我們和你的交談,我們覺得,子集團的銷售報表,或許是真實可靠的,但並不能做為我們的判斷的唯一標準。”

“什麼意思?”林楓微微愣神,馬上反應過來,他們這是在懷疑,江汽子集團提交的上市申請表!

為了賬面上更好看,申請表上的交易額,的確有過潤飾之嫌。

對方雖然沒有明說,但已經根據林楓的回答,做出了他們自己的判斷。

問答還在繼續。

這個由律師和聯交所官員組成的團隊,提出了大大小小28oo多個問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