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你對人好一分,他人會對你好一丈。

林楓原諒了梁華強等人,並不是原諒了他們犯下的錯誤,而是以慈悲之心,給他們一次機會。

牢改犯都有獲得新生的機會呢!

林楓始終相信,人性中有善的一面存在。

如果能用原諒,換來幾個得力的幹將,何嘗不是佳話?

林楓對他們說的話,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他謀劃已久的戰略。

那就是把新收購的南天公司,改造成為一家客車廠,成為江汽的客車分廠。

與此同時,林楓擴大戰略佈局,著手進軍輪船和飛機製造業。

熟悉製造産業的人,一定知道,輪船和飛機,對製造業有著更高的要求,我國的大型客機,大都依賴進口,至於輪船方面,航空母艦一直是所有軍事迷心中永遠的希望。

這一切,都是因為國內製造業水平的落後和低下造成的。

林楓搜羅了國內所有輪船和飛機製造公司的資料,把他們的專利列了一個表格,然後和張雅妮一起分析。

“我們要進軍輪船和飛機製造業,光靠國內的專利技術,還是不夠。”

張雅妮一頁頁翻著那沓厚厚的資料,吃驚道:“老闆,這麼多的專利,還不夠嗎?”

林楓道:“這是製造業中的兩個龐然大物,所需要的專利很多。國內的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我們就算把這些專利全部申請到授權,也頂多達到國內的製造水平,無法超越他們,更無法和國際上的商家競爭。”

張雅妮道:“你說得對,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我們就能飛得更高。”

林楓道:“所以,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張雅妮道:“老闆,這很難啊。國際大廠的專利,他們一向秘不示人,花錢也很難買到。別說這些了,便是國內的這些專利,人家能不能授權給我們,也是兩說呢!”

林楓道:“國內的技術和專利,我覺得可以找政府幫忙,居中協調。反正我們只要有授權就行了,要不就以合作共贏的方式,總有辦法拿下來。”

張雅妮道:“老闆,會不會擴張得太快了?輪船和飛機製造業,都是燒錢的産業。”

林楓道:“是燒錢,但也賺錢。等企業做起來了,賺錢的速度,跟印鈔機一樣。”

張雅妮笑道:“你只看到未來的利益,卻忽略了前期的艱苦,而且,萬一沒做起來呢?那投入的錢,可就都打水漂了。”

“如果做一件事情之前,都這麼顧慮,那還有什麼事情是可以做的?沒有哪行生意,是穩嫌不賠的吧?”

“老闆,生意是你的,錢也是你的,你自己做主吧。需要我做什麼,你吩咐就是了。”

林楓道:“想當初,我白手起家,身無分文,誰能想到,我現在擁有這麼大的産業?”

張雅妮來了興趣:“老闆,說起來,我一直不知道,你是怎麼發的家?你這麼年輕,就能成為首富,又不是靠父母親人,也不是靠朋友同學,你怎麼就這麼成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