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既定,眾人分頭行事。柱子等潛水上岸,便將船交給我來劃。我雖從未劃過,但天生聰穎,不一會功夫便可與李典齊頭並進。大約半刻鐘,敵船與我船之間的距離縮小到五十餘丈,這時候在他們背後百餘丈的草叢中發出了柱子等人的叫罵聲。

而此時我也與李典平躺在船裡,讓遠處追趕之人看到我們是兩條空船,才好騙他們上岸。誰知那兩船猶豫一陣,然後只出動了一艘去追柱子他們,另一艘仍不死心,朝我們這邊開來。

計劃並沒有朝最好的方向發展,但畢竟追兵去了一半,由於陸地上的追捕較難,那艘載有六人的船追他們而去,剩下追我們的敵人僅剩下五人了。我眼見障眼法不見成效,於是跳到李典的船上,將我自己劃的那條船飄出道:“這船也能阻他們一阻!”

李典道:“是啊,這群人多疑。必會擔心那艘空船下會伏著人,定然要仔細搜查一番。”

我道:“還好咱們提前藏了這些鎧甲武器,到時候被追上也不至於束手待斃。”

李典道:“只是你我現在身上都有傷,還要護著我叔父。若放在平時在陸地上,這五個人不夠我喝一壺的。可這水上卻是不同,他們有弓弩,我們卻是有力沒處使。”

這話偏偏又被李乾聽到了,李乾這倔老頭忙是幫不上,關鍵時候卻要尋死添亂。他不知哪來的力氣竟然負氣道:“我這老傢伙活著也沒什麼意思了,也不連累你們。我自己跳下船餵魚去!”說罷竟然一個翻身落下船去。

我是又好氣又好笑,李典一臉沮喪,猿臂一伸將那老頭提上船來。那李乾嗆了幾口水道:“為什麼不讓我死!”

我們兩人但凡有一人會江湖傳說中那點穴功夫,此時定會施展。讓他消停上一兩個時辰,可偏偏是誰都不會。李典只得哄他道:“叔父,剛才是我說錯話,咱這會別鬧了行不?”李乾又說出好多歪理,李典只能對他一陣奉承說什麼他是李家的支柱,領頭羊之類的。一陣好哄才讓他閉了嘴。

此時敵船離我們三十丈,再過得十五六丈,便是弩箭可殺傷的範圍。我對船上的方位做了變化調整,把救我性命的少年的屍體抬到船頭,讓李乾也躺在船頭。而我和李典二人渾身穿好精良的鎧甲,背上背好當時在岸上擋箭的兩塊木板,分坐船尾兩側各持一支船槳奮力划船。這樣一來船速竟然加快了許多。身後的事情和敵人的方位我倆也顧不得看了,一味拼命地劃。大約過了半個時辰,李典道:“阿瞞,真有你的,咱們莫不是把他們甩掉了!”

我也樂呵呵道:“多半如此,可有一陣沒動靜了。不然那麼近的距離,怕是早追上了!”

李典道:“唉,再過不到一個時辰該到洛陽南門外了。要能活著回去可得好好吃一頓!”

我道:“隨你出來賺錢,這會一個子兒沒賺到。回去看你拿什麼吃!”

李典畢竟是個少年,此時逃過一劫,像是把什麼苦惱都拋到九霄雲外了。打趣道:“咱是花子吃東西還要錢?沒錢可以討麼,倒是阿瞞你沒有討飯的本事。到時候可別等我討了來問我要。”

我哈哈一笑道:“先歇一會吧,實在累得不行了!”

我兩人均放下手中的船槳大口的喘著氣。

“嘭!嘭!嘭!”

“什麼聲音?”我急問道。

李典回道:“不知道,好像是我背上的聲音。”

“嘭!嘭!嘭!嘭!嘭!嘭!嘭!”

聲音越來越密,如爆竹一般,連我背上也響了起來。

“快划船!是弩箭!敵人追來啦!”我大吼道。

李典慌張拿起船槳和我拼命往前劃,而後面敵人的弩箭還給了我們一些向前的助力。

“嘿,這幫孫子速度真夠快的!竟然給趕上了。”李典道。

“何止是趕上了,且越來越近。你感受一下這箭的力度,我看他們是換人輪番划船。所以才不至於像咱們這般疲累。”

李典道:“這幫孫子還真夠聰明的,咱倆可別叫他們在體力上給比下去了。快劃,快劃!”

說話李典和我又拼了老命般的划船,這次小小的水戰給我心裡留下了陰影,後來我每次乘船都會嘔吐不止。以至於多年之後和周公瑾的那場水戰,我明知把船連環的綁在一起有戰術風險卻依然一意孤行。此中原由卻只有我自己知道了。

箭雨果然變弱最後息了聲。我心中暗叫僥倖,幸虧我和李典年輕力壯,在體力上終究不是那群中年人能比的。

我無不得意的道:“曼成,那幫孫子還是……”

“啊!”我話未說完,聽到李典一聲大喊。

定睛一看,他的右肩上插著一支弩箭。原來那群追我們的人並未由後面繼續射殺,而是從我們側面追上,打了個措手不及。

李典也是反應極快,連忙轉身將後背對著敵人那一側。這樣雖然弓弩傷我們不得,可船卻是劃不動了。就如水上的死肉,只得任人宰割。

那群人接近後不會跟我們硬拼的,他們只需以弓弩壓陣。隔著距離向我們船上扔出火油桶,然後放火箭點燃,我們再高的武藝也使不出來。就算我們跳到水裡,也是個棒打落水狗的局面。我雖平日裡智計百出,可此時卻是一個轍也沒有,只得束手待斃。

任何人的成功都有運氣的成分,我也不例外。“嘟~嘟~”一聲號角聲聽著耳熟,這不正是大漢水軍的巡航號嗎!

我極目望去,卻在我們前方五十丈左右有一隻大船。船身巨大,紋飾古樸,桅杆上飄蕩著黃紋軍旗。船頭站著一個威武的將軍,細看之下不是別人,正是燕公子的下屬淳于瓊。他此時掛黃旗奉皇命,斷不會與這幫人是一夥。我想著機會來了興許能逃得性命,於是準備大聲呼喊以求他相救。可一時想不起他的字來,在我們大漢,直呼其名是極不禮貌的。唉,管不得這許多了!性命要緊!

“淳于瓊將軍,速救好友阿瞞!”我大聲呼喊著。接連呼喊了三次。

喜歡三國之阿瞞自傳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阿瞞自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