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好建築材料,四人圍坐在一起,聽著劉丹青描述房子的構造。

劉丹清一邊用樹枝在地上畫著簡圖,一邊講解著。

“我們現在要建造大通鋪,那麼原來的設計就太小了,庇護所的面積肯定要加大,我的想法是位置不變,還是依託那兩顆相距兩米多的大樹,這樣長度也不變,我們將寬度加大到兩米,我們豎著睡,我和牛哥都是一米八左右,足夠了。這樣我們四個人就可以頭枕青山、腳蹬大海入睡,你們覺得怎麼樣?”

依然是樊爺發話:“沒問題,這方面青爺你是專家,聽你的,頭枕青山、腳蹬大海,好意境。”

徵得樊爺同意後,劉丹清繼續講述。

“我們在離大樹兩米的位置樹兩根粗些的新木頭,和兩顆樹的樹幹一起當做四根柱子,這樣,即便有大風,也不會把我們庇護所吹垮。”

“接著,我們在離地五六十厘米的地方綁上架子,再在架子上鋪上樹幹,當做我們的床板。因為我們現在人多,柱子和架子交界的地方,我們加上一個三角支撐,提升承受能力。”

“然後,在靠外的兩根柱子離地兩米處,以及兩顆樹幹離地一米處也綁上架子,加上椽子,作為屋頂,這樣的話,即通風,又能遮陽,如果再來大雨,我們就躲到火棚裡面,回頭我們再加固一下火棚。”

“火棚讓能有個優勢,朝大海的一面是樹叢,能夠降低風速,再加加固,擋雨效能比庇護所好。”

“我們的庇護所的框架就這樣,沒什麼意見的話,我們就開工。”

清脆的一聲“好”,是微微的。

妖嬈的一聲“好”,是樊爺的。

低沉的一聲“好”,是大牛的。

雖然庇護所變大,工作量也變多了,但是四個人動手,速度也變快了。

首先體現在挖坑上,以前都是劉丹清一個人挖,他不捨得讓蕭薇薇趴地上刨土,看來他這個女野人教練不算嚴格。

而現在,女王姐姐自然不用挖坑,但是大牛卻是上號的勞動力,兩人一起動手,很快就刨出了兩個三四十厘米深的沙坑。

用力講樹幹插入坑中,劉丹清開始在周圍放小石塊。

樊爺搶著說道:“這我知道,是為了增加柱子的抗風抗壓能力,讓它不容易傾斜,青爺,對不對?”

劉丹清點點頭,說道:“的確是這樣,這也算是一個小細節吧,很多時候,這些小細節都能起到大作用,就這幾塊石頭放下去,比再挖深二十厘米效果都要好。”

接下來是綁床架子,劉丹清又解說上了。

“綁床架子的時候,有兩種方法可以增加抗壓能力,一種就是我現在用的三角支撐,在柱子底部用三根木棍交叉支撐,再把床架子綁在交叉點和柱子結合處,既可以增加柱子的抗風能力,又能增加抗壓能力。”

“還有一種比較適合在堅硬的地面使用,就是在柱子底部綁上一根短木棒,一頭頂著地面,一頭架著床架子,這種方法比較省時省料,不過不適合沙地。”

“我們之前用的在柱子上砍一點缺口,再綁床架子的方法,是簡易做法,足夠支撐我們兩人的體重,但不一定能夠支撐四個人,所以現在就不能用了。”

“好了,床搭建好了,下面就是屋頂,牛哥,我們上,將架子綁好,再把芭蕉葉鋪上去,最後用繩子固定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