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三日,盛京降下的旨意已經下達,雖還未到幽州,但晉王顯然已經提前收到了訊息,而徵兵的事宜也提上了日程,晉王用了足足兩日的時間同幽州的各位將領商談,最終還是一致認定沐音的方法可行,沐音也將早已整理好的徵兵事宜給了晉王,經過一番簡答的除錯,告示也如願的張貼到了城牆門口。

本以為所有百姓會爭先恐後的前來報名,但出乎意料的是,告示張貼了整整一日,竟是無一人報名,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料到的事情,包括沐音。

所有的將領對此也是驚詫的很,畢竟之前在還沒有如此優厚的條件下,每次徵兵還會有不少的人前來報名,但現在條件變得如此優越之時,反倒是無人前來了,這不是太讓人想不通了嗎?

“音丫頭,這件事你怎麼認為?”晉王看向沐音道。

書房就他們二人,幽州將領皆無一人在旁,此事本就是沐音提及,然而現下卻出現了這等局面,眾位將領的矛頭自然也都紛紛指向沐音,顯然,晉王是維護她的,不然也不會就單單的將她叫到了書房,兩人單獨談話。

沐音知曉晉王的心意,心中不免多了幾分暖意,就連那一向清冷的面容也都散去了幾分冷意:“我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局面。”

沐音如實道。

此時的確是在她的意料之外,本是豐厚優越的條件,卻無一人前來,這其中必定是有什麼事端存在的,只是會不會是……想到什麼可能,鳳眸閃過一抹亮光,轉瞬即逝,晉王自然是沒有看到。

“依你之見,接下來應當如何?恢復以前的徵兵制制度?”晉王皺眉道。

其實對於沐音的想法,他是很贊成的,也不願將制度恢復成以往的模樣,但眼下的局勢,卻不得不讓他做出選擇來。

“晉王叔可曾聽說過徒木為信的典故?”沐音淡淡道。

“徒木為信?”晉王微微蹙眉,這個詞倒是第一次聽聞。

只聽沐音道:“這個典故出自於一個朝代的變法,故事講就是君王實行了一系列的變革,但憂心百姓不相信,所以便在城門口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揚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不遠處的另一道門,就給他十兩銀子,但是過了很久已然沒有人敢來搬動,後來又發出了一道公告,誰若是能將木頭搬到另一道門,便給五十兩銀子,最後終於有個人壯著膽子把木頭搬到了另一道門,君王便立刻命人給他五十兩銀子,以表明他說到做到。”

聽完故事,晉王陷入了沉思,良久道:“所以,他的變革最後成功了?”

“自然。”沐音道:“他已經得到了百姓的信任不是麼?”

雖不知道她是從哪裡聽來的這則故事,但顯然幽州如今的情形跟著則故事所描述的很像,開出如此豐厚優越的條件,沒人前來,最大的可能就是不相信,不相信這告示上的內容,亦不相信他們會的道如此豐厚優越的條件。

晉王顯然已經想通:“你的意思是我應該效仿這位君王,做出讓百姓相信的事情來?”

“顯然,眼下就只有這麼一個辦法。”沐音道:“晉王叔既身為一軍統帥,此事也定然必須出面,如果換成其他將領,怕是百姓亦不會信服。”

晉王先是點了點頭,而後想通了其中緣由後,不由得笑罵一聲道:“你這丫頭是存心想要我到城門口啊,說吧,你想做什麼?”

見自己的謀算被識破,沐音面上也無半點羞愧之色,反倒是極為認真的點了點頭道:“徵兵的事宜我也要參與。”

不等晉王開口,又繼續道:“這徵來的兵有一半是要歸師兄訓練的,我自然也要提前把把關。”

晉王也是知曉她平日裡是喚瑾熠作師兄的,雖然心中有些疑慮,但這是他們的事情,他倒也不便相問,如今聽到她說出這番理由來,倒是不知該怎麼拒絕了。

字字在理,如何拒絕?!

沉吟了片刻,終是妥協道:“你要去可以,但絕不能超過兩個時辰。”

沐音也知道他是憂心她腹中的孩兒,才會有此一說,當下也不再多言,點頭便是應了下來。

兩個時辰足夠了。

見沐音應了下來,晉王也算是鬆了一口氣,想起一些什麼,不由得挑眉道:“依照你的法子,若是再無人膽敢嘗試,那該怎麼辦?”

依她所講的那位君主,之所以能取得百姓的信任,原因還是在於那第一個敢於嘗試的人,但倘若等到明日就連第一個敢於嘗試的人都沒有,這計劃同樣也是失敗的。

“晉王叔,凡事是需要變通的。”沐音輕嘆了口氣,神色間夾雜著一絲無奈,怎麼晉王看起來挺精明的一個人,怎麼到了這時候反倒是笨了呢?

晉王楞了一下,卻是明白了她這話裡的意思,不由面上也泛起了絲絲尷尬,方才一時情急,倒還真是將這些都給忘了。

“那……咱們現在過去?”

沐音瞧了眼外面的天色,午時還未到,城門口的人應該還未消散,點了點頭,便是應了一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果不其然,兩人趕到城門之時,周圍倒是圍了不少人,但卻沒有一個人膽敢上前報名的,皆是你看看我其瞧瞧你,竊竊私語,顯然對於這告示上的內容並不怎麼相信。

那告示邊站著的守兵,見兩人的身影,當即心中一驚,連忙上前恭敬的行了一禮:“屬下見過王爺,見過熠王妃。”

其餘人見狀當即也是紛紛行禮,一時之間當街竟是除了他們二人再無一人站起。

晉王神情看上去十分的和藹,笑著擺了擺手道:“都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