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蟬鳴,還在繼續(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太極始終不得空閒,也不過兩日,在後宮裡便看不見他的身影了。只是烏蘭雅奉皇太極之命每日來跟哲哲彙報他的日況。
哲哲作為妻子已經盡職盡責了,親手做羹湯,讓烏蘭雅端了去,晌午時分,烏蘭雅端著空碗出現在了哲哲面前。哲哲自然放下心,隨後幾日也不再如此過問。
而大玉兒這幾日也是陪著哲哲閒談和看書之餘,勤加練習,日後有機會回了科爾沁,或是哥哥他們來省親,一定要讓哥哥吃一驚。
對於皇太極的忙碌,大玉兒看在眼裡,可是她自問自己對於皇太極的身體狀況是比不上哲哲的擔憂程度的。只是明白這一國之主豈會是坐享其成的命?
多爾袞與多鐸二人經過上次那件事後,心中都明白他們兄弟兩成功的在皇太極心裡紮了根刺,阿敏犯上,遲早會葬送了自己。
多鐸自上一戰役後,藉著照顧多爾袞之名,也不得不給自己做了一次心理安慰。
他第一次殺人,而且,殺的不僅是一個人。那鮮血濺滿他一臉,他楞在原地,若不是多爾袞看到了,自己恐怕就在那遲疑的瞬間,又要經歷第二次死亡了。
多爾袞也是第一次上戰場,只是他比多鐸的心裡建設要強多了,畢竟,努爾哈赤的教育是離不開弱肉強食的,所以,他殺得了人。
多爾袞勸慰他好一陣,同時也在感慨他自己為什麼不早一些去成長,這樣也就有能力保住他的額娘。他也後悔當初阿敏旗下之人來挑釁時,他卻只能束手就擒。
如果他早一步強大,也就有能力先一步娶到玉兒。
多爾袞至今還在介懷著,娶玉兒的人為什麼不是他。他的父汗甚至從來沒有問過他,只是額娘幫他全部回絕了。
如今,他參與的第一場戰役,雖然以他慘敗,並且是被他八哥給救回來,但是,他終究踏出了第一步,他不再是阿敏和莽古爾泰口中所說的那個連“戰場上的馬都未見過的”毛頭小夥。
假以時日,他一定會站在阿敏他們之前,甚至,超越他的八哥。
天聰元年公元1627年)五月,皇太極在崇政殿上與眾貝勒們商議再次攻打明朝一事。
上次皇太極聽從范文程的建議修書一封給袁崇煥,袁崇煥同意議和,卻在暗中修築要地,以備不時之需。
皇太極與代善、阿敏及莽古爾泰並排而坐。
代善他們幾人率先表態,表示願意出征討伐明朝。
“此一戰役,我決定跟兄弟們同去。我雖是大汗,卻總不能坐在這崇政殿上坐享其成,讓各位哥哥、叔叔還有弟弟們在外浴血奮戰。”
濟爾哈朗也表示願意跟隨皇太極前去。
皇太極贊同的點頭。
阿濟格也出列,站在濟爾哈朗身後,自動請命。
多爾袞和多鐸也同樣站出來,皇太極卻道:“十四弟和十五弟此一戰役就不要跟隨了,日後,有的是機會。”
多爾袞和多鐸還想說些什麼,代善對上兄弟二人的眸子,對他們搖搖頭。
確定討伐的人員後,大殿上所有人就散去了。
多爾袞看著大貝勒代善憤憤道:“代善哥哥,為什麼大汗會拒絕我們?”
“這是咱們大金國第二次出征討伐明朝。父汗在時,發起的寧遠之戰使我大金慘敗。時隔多年,我們養精蓄銳後再次出征,但是,誰勝誰負也難說。大汗不讓你們兩去,說不準對你們來說是件好事。”
“何況,此次出征,盛京也總得有人守不是?”
代善都說到這個地步了,多爾袞也不好再堅持,隨即跟著多鐸離開了宮裡。
代善見二人被自己說動,便也不再繼續,他心裡想著,也許,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減少一點心裡的愧疚感。
對阿巴亥的愧疚。
哲哲聽著珍哥打聽到皇太極要親征的訊息,什麼心情都沒有了。
大玉兒踏入哲哲的院子裡,就看到了眉頭緊鎖,一臉心事的哲哲。
珍哥行禮後,去了廚房端茶,蘇茉爾站在一旁。
“玉兒,我剛讓珍哥去打探訊息,大汗他此次要親征明朝。”哲哲最不願聽到皇太極親征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