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小爺就是這麼厲害
章節報錯
? 正在大家吵的熱鬧,文鬥快要升級成武鬥的時候,只聽遠傳傳來銅鑼聲響,這聲音代表著一甲的榜單要放榜了。
科舉分為三甲,一甲狀元、榜眼、探花,二甲為進士,三甲為同進士,而一甲的三個名次是由皇帝欽點的,因此放榜也是最晚,放榜之後狀元、榜眼、探花要騎馬戴紅花的在京城繞一圈,還要上金殿,皇帝親自為狀元簪花,最是光耀門楣。
遠遠的一群侍衛簇擁著放榜的大臣走了過來,那大臣手中捧著的便是描龍畫鳳,金燦燦的一張一甲的榜單,眾人見了哪裡還顧著吵架,早已經連忙避讓開來,由著那大臣把榜單貼在了文淵牆之上。
緊接著便有一太監立在榜單前面拉著長調唱到。
“一甲進士及第,皇上欽賜探花,魯世忠、、、”
“一甲進士及第,皇上欽賜榜眼,元唯、、、”
“一甲進士及第,皇上欽賜狀元,許悠然、、、”
許悠然?竟然狀元是許悠然?、、、、
那太監話音一落,頓時滿場嘩然,都說這許悠然揚言不止要教出一個班的進士,而且還打算考上了頭名狀元、、、原來這不是吹牛,是真的啊!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許悠然,而那個放榜的大人一看見許悠然頓時兩眼放光,幾步走到許悠然面前說道“許伯爺還真是愛開玩笑啊,當日還說不想考什麼狀元,這可把我和譚大人給急壞了,還勸您半天,卻不想您是想憑真本事來考,今日一見您的策論,真真是真知灼見,句句言簡意賅,讓人敬佩啊!”
今日來放榜的正是張大人,本以為這次的差事給辦砸了,之後肯定要受皇上的責怪,卻沒想到榜單下來了,發現許悠然竟然是頭名狀元,不由得大驚。
一群考官連忙把許悠然的卷子謄抄出來看了一遍,發現雖然許悠然的文采沒別的學子那麼華麗,但是內容卻是十分的好,可謂是針針見血,句句都是幹貨。
卷子他們看了好幾遍,最後確定這個姓許的小子就是個扮豬吃老虎,人家哪裡是不想作弊啊,人家是早就知道這一科考的是什麼了,想也知道,太子是這小子的親師兄,怎麼可能不露點口風給師弟啊。
討厭!也不早點說,嚇的他們小心肝噗通噗通的跳,好壞喔!~~~
其實並不是許悠然寫的妙筆生花太好了,而是別的學生寫的都太不好了。大燕這麼多年以來文舉一直都流於浮誇,很多學生的文章通篇都是華麗詞句,但是整篇文章看下來卻一點實質上的建樹都沒有,因此選上來的官員也都是隻會做表面功夫的,真讓他們為政卻是半點也用不上了。
來參考的學生大部分都是一些死讀書的,之乎者也背的很好,但是真論民生之類的問題卻是一點也不會了。而許悠然從小就在鄉野之間混著,對於各行各業都有了解。再加上夏熙行是認真想開發廣陵的,因此以夏熙行的眼光來看,廣陵這個地方就是個聚寶盆,若是開發好了,一定是個極其富裕的寶地。
於是夏熙行和許悠然達成了協定,如果夏熙行幫許悠然開發廣陵,那麼以後夏熙行在廣陵便在廣陵有獨家經營權,並且給予最好的政策。許悠然自然同意,而夏熙行是個商人,無利不起早,如今有了這麼好的福利,他自然是削尖了腦袋給許悠然想辦法了。
許悠然和夏熙行商量好的方針都寫到了策論裡,雖然很多地方略顯不成熟和不完善,但是在這一眾文章裡面卻已經是極有見地,鶴立雞群一般,甚至連太子和皇帝都沒想到許悠然能寫出這麼好的文章來,於是絲毫沒有任何異議的便把許悠然定為了狀元了。
“我其實就是隨便寫寫的、、、”許悠然和別人一樣也沒想到自己會中狀元的,她真的是隨便寫寫的、、不過寫的好那就沒辦法了!
唉!小爺就是這麼厲害,那能怎麼辦啊!對於這一點她也很苦惱啊!
嘿嘿嘿嘿~
“隨便寫寫就能做個狀元,這不是讓我們汗顏嘛!”張大人連忙感嘆道。
考中狀元的許悠然很是風光了一把,狀元、榜眼、探花要遊一圈街的,而許悠然在三人中長的最好,家世背景又很顯貴,再加上之前的各種傳聞,頓時京城中的姑娘都瘋狂了,鮮花果子拼命的往許悠然身上扔,如果不是因為芷月喜歡許悠然,大家不敢跟公主搶夫婿,恐怕輔國公府上的門檻都要被媒婆給踩破了。
許悠然考中狀元這件事在京城炸開了鍋,頓時輔國公府上第一百零一次的因為許悠然門庭若市,不過這一次都是來走後門的,如今許悠然在京城可謂是炙手可熱了起來,多少人家都想把孩子塞到許悠然的門下讓她給教一教,許悠然成了名師的代名詞了。
輔國公很鬱悶,說起來他真的完全沒想到許悠然會考中狀元,同樣他也不希望許悠然考中狀元。以前家裡沒男丁的時候他本來還想把許悠然當孫子養,但是李氏如今新生了兩個胖小子,他就不能再耽誤許悠然了,畢竟許悠然是個女孩,如果一直這麼下去,以後可怎麼嫁人啊!
輔國公很鬱悶,太子也很鬱悶,煙子期其實就是想讓許悠然消停一點,好好學點東西,這才逼著她去教書的。結果這家夥現在搞出這麼大的事情來,皇後現在也發現許悠然是個難得的好女婿了,幾次把他叫去,明裡暗裡的話中都有把芷月許配給許悠然的意思,若不是他用蘭陵和裴安娜做搪塞,恐怕現在皇上都已經指婚了。
許悠然越是在風口浪尖上,越對她恢複女兒身不利,無奈之下太子和輔國公只能想出個出去避避風頭的辦法,於是許悠然便被以治理廣陵的名義給打包扔出京城了,反正廣陵也是許悠然的封地,而且她的策論又寫的那麼好,不實踐一下豈不是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