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商續自入京以來,一直在大理寺司務廳當仵作。雜役們只知這人是張評事從地方上帶來的人,有些本事。

相處下來發現此人不僅面相生的極好,待人也和善,所以心中少了幾分對此人的芥蒂。

畢竟看起來與張評事關係很好的樣子,還以為是走後門進來的。

後來商續便開始協助大理寺核案。剛開始大理寺內的官員還不樂意讓一個小小仵作插手,不過後來見識到了商續超強的推理能力,沒去過現場也能推算出案情的十之八九,便開始預設了商續可以協助審案的資格。

再後來宮中欽天監發生命案。商續核查都察院交上來的案牘,發現案子少了關鍵物證。於是就被大理寺直接送去驗屍了。

屍體被凌虐的慘不忍睹,張驥與商續一起去的,看見了差點噁心的要吐出來。商續給張驥拿了一個薑片含在口腔,張驥才勉強忍住了喉嚨裡的翻湧。

商續細細檢查,發現這兩人都有被迷藥迷暈的痕跡。身上有一些傷痕也不像是一般的凌虐所致。

於是把案子駁回了都察院。

都察院本來就忙,而且商續回京後,寄信的頻率大大增加。院裡眾人發現這幾次寄信的內容都是有關京畿地區的官員,於是監察力度更加嚴格。還以為商續在地方查到了什麼官員勾結的大案。

所以欽天監的案牘又從忙得不可開交的都察院移交到了刑部。

才有了後來刑部衙役到二十四衙門逮捕陳文的事情。

至於商續是什麼時候知道陳文與何鼎的關係,還是因為他在大理寺待著的時候檢視了許多陳年舊案的卷宗。知道了當年與家父和師父關係匪淺的宦官何鼎有兩個徒弟,一個叫楊清風,一個叫陳文。

現在一個在尚膳監當職,一個在御馬監。於是商續便對陳文起了興趣。

買通了刑部地牢裡的獄卒,說想借牢房寶地多歇幾晚。獄卒還沒見過有這種要求的,有錢不賺白不賺,於是就把商續這個有些失心瘋症狀的人給放了進去,讓他隨意挑。

商續在牢房裡看到了陳文腰間的令牌,於是就選定了陳文的隔壁牢房,才有了後面陳文被騙的事。

至於陳文被抓走時承諾會救她的楊清風,先去了刑部問這個案子被駁回的原因。

刑部的人無奈回應,是大理寺找事,派了個仵作,非說有迷藥,還查出了御馬監的靴印,案子又是從都察院轉來的,刑部的人沒辦法,內廷的人他們抓不了,就只好拜託司禮監去提人了。

所以後來才會有司禮監的王長隨來御馬監要人。

至於這刑部跟司禮監的關係,也不過是官官相護,你來我往的利益牽扯罷了。

到了最後楊清風才去的大理寺。見到了張驥,以及商續。

商續在牢房裡根本沒睡。午夜往後一點就自己又回大理寺了。剛好撞上楊清風來問陳文的案子。

一時起了興趣,多逗了楊清風兩句。商續畢竟是寫話本的,生活中一點一滴的趣事都要問一問才行。

楊清風與商續第一次見面就被說成是為了愛情不惜抗擊律條痴情人,所以後來他才會看商續處處不順眼,處處都透著輕佻。

沒有辦法,誰讓商續這個話本代筆最近在京都實在是寫不出什麼有趣的情節了呢?花小貞催的緊,他也只好多打趣打趣身邊的新鮮事。

倒是沒想到他就那麼開個玩笑,楊清風還生氣了。

不過最後楊清風為了陳文,還是乖乖交代案件真相,並且與他定下了對付東廠的協定。刑部關於欽天監命案卷宗也就被大理寺收了回來。

後來張驥問商續為什麼要與一個尚膳監的人定下協定,商續只笑笑說道:“比起看得見的陽謀,更可怕的是那些藏在宮闈裡見不得人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