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新年已至。

算好了日子,年二十八時,人們就把手頭上的工作停下來了。

年尾也順帶做了一下工作總結。

兩個男人那裡,十七八根精心挑選的竹料,已經刨掉皮,也基本熏製得差不多了。

等開了年,就差組合成整船,並搭建艙室而已了。

女人那裡,在沈娟的領導下,每日帶著三四個女人,已經做到績紗絞紗的工序,開年後與男人造船那邊一起協調,還有三個多月的寬裕時間呢,自然能把這兩船苧麻,全部紡成帆布與麻繩。

接下來,就是抽幾天時間好好辦個年了!

流落到這個荒涼世界,已經過了一年再一年。

上一年,餘樂是一家六口,和他五個小情人,一起過了一個溫馨小年。

而李志這一拔人,因為手上沒有萬年歷,根本就不知道哪天是過年,所以幹脆就沒管這一茬了。

現在兩拔人好不容易聚在一塊兒,逢此傳統佳節,當然要熱熱鬧鬧地整治一番,辦出點兒年味來的。

其實年貨齊備,有米有油,有魚有肉,有幹貨有醃物,也沒什麼東西需要大力去準備的。

李志領著幾個女人,劃著兩條救生艇,去島的東端,靠近出海口,能漲落潮的那個位置,去拾了一天的海鮮回來。

而餘樂,卻不能走。

他、田秋秋、孫莉晴、吳芸這四人,必須留在家裡。

陸琳自前兩天來了一回假陣縮,眼看就是到了要生産的關鍵時候了。

這當頭,餘樂和這三個有經驗的女人,半步都不能再離開居所,時刻陪伴在陸琳左右。

因為誰也不敢保什麼時候就突然要臨盆了!

李志等人,撿了海鮮回來。

然後又開始包餃子,做湯圓,做烙餅。

用高粱米、黃米、大米,磨成麵粉當原料!宣告一下,誰說大米不能磨成面米)粉來包餃子的?!不一樣的口味而已嘛,嘿嘿!)

吃夠了湯圓和餃子。

除夕,年三十夜,又整治菜席。

海貝、象拔蚌、野兔、野雞、河魚、海帶、紫菜、香菇、筍幹、以及各種野菜。

韋慧雲是土生土長的本地通,最知道這地方有什麼好吃的美味。

於是又特地捕回來一些刀魚、鱸魚、還有海蟹!

砰、砰、砰!

隨著自制的爆竹,一聲聲響起。

辭舊迎新!

一碟碟精製的美味菜餚,流水一般呈上桌來。

紅燒刀魚、清蒸鱸魚、水煮海蟹、清炒象拔蚌、野雞燉蘑菇、烤整兔、紫菜湯、魚頭湯……

還有田秋秋特意釀的高粱酒!

十幾個人,分成兩桌,舉著筷子聊著天,開開心心,樂樂呵呵的吃著團圓飯!

身在異鄉,父母長輩,是肯定見不著的了,但僅有的幾個海難倖存者,能活著聚在一張桌子上吃飯,那就是一種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