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好了麻,接下就是漂洗,撈起來放在太陽底下曬幹。

然後就是績紗,絞線。

織布之前,還有一道上漿的工序。

用稻米磨成米漿,刷上去,再晾幹。

經過這樣處理的紗線,織出來的布,才光滑平整。

從採麻到織布,一共算下來,得有十二道工序之多,沈娟帶著女人們,在過年之前,也只能做到全部絞成紗線,剩下的工序,只能留到年後才做了。

為了織那種料厚的帆布,沈娟還將紡車重新改裝了一遍,經緯用上了多股線。

這樣織出來的布,夠厚夠堅固,也才能兜得住風。

……

距離明年的啟程,雖然還挺遠。

但大家夥一合計,都覺得時間很緊迫,也不能再耽擱了,因為需要準備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

因此每個人都被調動了起來,包括菲菲那小丫頭,都差她去給沈娟打下手了,幫忙遞物送工具什麼的。

男人們負責造船。女人們負責織帆布。

還有個孕婦,則負責養胎。

現在大家都在等著這個孩子降世。

只有等他她出了世,並健康養起來,受得了路途奔波了,那時才能考慮出發的問題。

……

入了冬,這北迴歸線以北的地區,驟然變得很冷起來。

西北風嗖嗖地吹著,像刮刀一樣颳著人的臉。

現在,每個人都已經穿上了棉毛衣,和毛皮做的皮衣,以及皮鞋。把周身上下,都裹實起來。

房間裡,也都蓋上了新棉被。

每個人的床下,先是墊上一層曬幹洗淨,又經過梳理的稭稈,既柔軟又暖和。

然後再鋪上一層皮毯上頭。

這一年多下來,打了不少的野物,各種皮製品,一路上都沒捨得扔,所以並不愁沒有。

餘樂和陸琳的房間,也給他自己用心佈置了一番。

一共有十五床棉被,十三個大人,每人分一床去,還剩下兩床。

這被子,設計的是單人被,所以只適合一個人蓋。

吳芸帶著個小孩子,有點遮不住了,於是多要了一床。

餘樂以孕婦需要為由,也把最後剩下的一床拿走了,給陸琳用。

兩層棉被加在陸琳身上,就可以掖得嚴嚴實實,不怕著涼。

本來,餘樂還打算在床底下起個煤爐來取暖的,就像北方人用火炕一樣。

不過認真一想,又覺得不安全。

這房子裡空間小,空氣不太流通,燒煤的話,很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這東西用起來,一點都不踏實!

所以後來,餘樂幹脆將房子查缺補漏,將一些能進風的縫隙,重新修補一遍,用稻草堵得嚴嚴實實的,隔絕夜裡的冷風吹進來,保證室內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