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世界的地形地貌,雖然有板塊運動的差異,但從衛星地圖上看,大致面貌,還是基本相同的。

長江仍是長江,黃河仍是黃河的。該成山的成山,該成河的也成河。

這裡這片礦山,據郭碧妍說,已經與原世界的模樣,有一些明顯的區別,很多山頭已經更改了應有的模樣。

但那些煤炭,是幾億年前形成的,遠遠早於這顆星球分裂出去的時間,所以底下該埋藏有東西的,肯定還會有,並不會因為這些山巒的更改,而消失不見。

郭碧妍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對礦山的所在地段,大致位置等資訊,十分的清楚,所以雖然物人兩非,但仍然不妨礙她辨認。

船一走到這一地段,她便立馬把人喊住了,說這裡就是礦區。

三個人,拿著工具,領著一條狼犬,上了岸,沒走多遠,便在一個山麓下停住,試著挖掘起來。

挖了兩處,全是黑泥。

挖到第三處時,就給挖出一層黑糊糊的碳石了。

仔細一辨認,並不是郭碧妍所說的無煙煤,而是家用燃料中的普通煙煤。

這也好,餘樂等人,也並不挑剔,就著距離近,就選用這些好了。

不用刻意去找什麼無煙煤。

無煙煤雖然品質好,沒有焦炭,幹淨清潔。

但有優也有劣。

聽說無煙煤礦石,比較硬,硬度跟個大石塊一樣的,是不容易採挖起來的。

餘樂就怕他帶來的這兩只工兵鏟和一個鋤頭,根本摳不動。

另外,無煙煤雖然燒得久,但卻不太好起火,燃點偏高。一般都是作工業用途,搞化肥、陶瓷之類。

極少拿來當家庭燃料使用的。

家庭使用,要是半天燒不起個火來,估計也不怎麼討人喜歡。

餘樂跟李志交談了幾句,然後決定先把上面一塊泥土鏟去,鏟出一個七八平米大的礦口來,把雜質全部清理幹淨,才開始挖掘。

採煤的兩道重活。

一是挖,二是搬運。

這就是餘樂和李志兩個男人的事了,女人們可幹不動。

當天下午只是清理了礦口。

第二天一早,才擼起衣袖開幹。

李志負責挖掘,用鋤頭加鏟子,把煤塊都摳鬆起來。

餘樂負責挑擔。

礦口距離水邊,就一百多米的距離。

兩對籮筐,輪換著挑。

一對裝滿了,得有一百七八十斤星。

這對餘,不算多大的辛苦。

就是來來回回的挑,量有些大了……

難得出來一趟,找到了煤礦,他們可是決定,要挖個四五噸回去的!

十幾口人的生活用煤,就當每天用個四五十斤。

那現在才八、九月份,想要燒到明年春,等陸琳把孩子生出來,沒個四五噸,那是不夠的。

一擔一百七八十斤,四五噸煤,那就是六十多擔了!

全是餘樂一個肩膀挑過去,這工作量,可想而知。

別想當然的以為這會很輕松,卯足力氣挑就是了。

真正幹過苦力活的人,就會體會其中的勞累!

因為這不僅是一個苦力活,還是一個耐力活。平常人給他挑個十多擔,估計就得兩腿打顫,不想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