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燒製陶器(第2/2頁)
章節報錯
於是就出來當總指揮,帶領我們燒製陶器。
這陶器,看起來不過是一團泥巴捏出來的東西,但真要做起來,那可是相當要技術的。
若沒有田夏夏的指導,我們壓根就做不出來!沒做之前,倒是想簡單了。
帶回來的那船觀音土原料,只用了三分之二。
首先第一道工序就是練泥。將觀音土敲碎,用那個舂米的石臼,將碎土舂成粉末,然後淘洗掉雜質,再沉澱,製成磚塊,再加水揉,用腳踩,做成最原始的坯料。
然後就是做模成型。
我們條件簡陋,沒法像正經的製陶作坊一樣,把坯型做得多漂亮。
我們的要求,只要結實耐用就夠了,醜點也沒所謂。
我們也沒拉坯用的軲轆車,更沒好的模具,所以只能用手直接捏,捏成幾種樣式的陶碗陶盆,捏出了大致的形狀,符合用途,看著順眼就行了。
在這製坯的環節中,我們六個人一起圍著討論,集思廣益,最後決定出要做什麼樣的陶器。
只要是日常生活用得著的,我們能想得到的,都捏一些出來。
這種活兒很麻煩,得趁這一窯,把能燒的都燒出來,我們可沒工夫以後再燒第二窯。
於是最後,我們一共做了五十隻陶碗,三十個陶杯,二十隻陶碟,十隻裝湯的大碗,五個洗臉洗手用的大陶盆,五口做飯燒燙用的陶鍋,三口燒茶裝茶用的陶壺,四口醃製東西以及蓄水用的大陶甕,十口釀酒的小陶壇,還有三口大大的陶缸!這大陶缸,是用來燒水以及放浴室裡洗澡的。
為什麼每樣都要製作這麼多呢?
因為這種泥巴捏的東西,脆得很,一跌地上就碎的。我們每樣不多準備一些,萬一摔壞了,就找不到替代的了。尤其是碗碟這些東西。
然後按照田秋秋的要求,還特地做了兩口藥鍋,用來平時熬藥湯使用。
可心自作主張,還為她的四隻小狼犬,捏了一個別出心裁的飯盆。一共分成五個格子的,其中四個分別裝飯,第五個又大又長的,就用來裝水。還美其名曰不許它們爭食,公平分配。
捏成了坯體,下一道工序就是晾曬。
在院子裡清出一塊空地,墊上毛皮,將一個個做出來的坯器,擺放在上頭,接受陽光的炙烤,晾曬幹水。
曬過後,跟著又要施釉。
用之前出海時帶回來的礦料,加上粘土,配成釉料,用刷子塗在粗坯上,刷成光滑油亮。
到最後,就是焙燒了。
這是最後的一道工序。
把這些陶器放入窯中,碼放整齊,掩上土,然後在燒火口上點上了火。
一共燒了二十個小時,然後才開窯。
一批結實耐用的陶碗陶盆,終於面世了!
這整個製作過程,花了我們,整整十三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