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爾曼的投球形態以勻速91~92邁的四縫線快速球為主戰球路,2014賽季使用比例接近65,第2球武器球曲球的使用率接近18,第3武器球變速球的使用率約為13。」

「值得一提的是,蒂爾曼最為倚重的極限96邁四縫線快速球,曾經在2012賽季創下生涯最快的93.1邁賽季均速,隨後在2013賽季,均速掉到92.7邁,而到了2014賽季,均速繼續掉到了91.8邁。」

「然而,在球速往下掉落的這2年裡,蒂爾曼反而連創佳績,收穫生涯最佳投球記錄,並在2013賽季入選全明星賽。」

「造成這一令人費解現象的因素,除了捕手配球助力戰力提升、隊友防守給力等外部因素外,蒂爾曼控球能力的提升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提醒一點,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那就是轉速!資料顯示,蒂爾曼丟出的四縫線快速球,轉速已經從過去的2260轉分提升至現在2296分轉。」格雷諾插話補料。

「正解!感謝提醒。蒂爾曼除了達到大聯盟水準之上的3大武器球外,還有1顆達到大聯盟平均水準,接近水準之上的卡特球。」

「不過,蒂爾曼只在比賽中偶爾用來進行突襲搶好球數,使用比率只有5左右。」

「總體來說,蒂爾曼最具威脅力的是他的四縫線快速球。」

麥達克斯停下,轉眼往下格雷諾。

那意思很明白了,「該你了,老兄。」

格雷諾微笑點頭,隨即開腔分析……

「麥達克斯已經從蒂爾曼2014賽季的表現進行分析,我就說幾句他這個賽季的表現吧。」

「本賽季至今,蒂爾曼先發3場比賽,取得2勝1敗的戰績,似乎延續了2014賽季的良好狀態。」

「不過,你如果仔細觀察他的比賽影片,就會發現他的四縫線快速球放球點似乎比以往降低了不少。」

「我不確定這是否他因為開季還未進入狀態,又或者是他刻意改造投球機制的結果。」

「我想強調的是,這個改變對他來說,恐怕……不是個好主意。」

「因為蒂爾曼1.96米的高大身材以及一雙長臂,使得他的放球點比不少投手來得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高放球點的好處,就在於不僅可以在視覺效果上給打者造成更大壓迫感,還會造成白球更大的垂直進壘角度,造成打者擊中球心的難度加大,導致擊球品質下降,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球員寧可冒著手臂容易受傷也要選擇上肩投法的原因。」

「所以,蒂爾曼的這個改變,勢必造成球威下降,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會發現自己越來越被動。」

「如果這是他改造投球機制的結果,那我對他本賽季的表現……不看好。」

「甚至極端一些,在本場比賽的後半段時間裡,一旦藍鳥打線適應過來,說不定會給金鶯防線造成麻煩。」

打擊區,

藍鳥游擊手雷耶斯走進打擊區,繼續出任開路先鋒,擔負起帶動進攻節奏的重任。

無奈人品不濟,在與蒂爾曼纏鬥4球后,雷耶斯敲出二壘方向滾地球遭刺殺。

隨後,

2棒特拉維斯在球數來到2好2壞時,被蒂爾曼丟出的76邁曲球吊中揮空,遭三振出局。

3棒唐納森登場。

這顯然令蒂爾曼感受到了壓力,因為他的臉色明顯變得嚴肅。

他也的確有先見之明,

唐納森立馬則展現出強悍的遠端打擊火力,上來不選球就將蒂爾曼投石問路的91邁內角低快速球轟向右側觀眾席,如果不是偏了,這將會是一發本壘打。

這一幕,

令蒂爾曼當場臉上失色,幾乎嚇出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