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開始。

客場作戰的尼爾森高中先攻。

“一、二、三.....尼爾森,加油!”

圍成一圈的尼爾森球員發力一聲吶喊,隨即散開。

厲斌扛起球棒,用力一個深呼吸後,快步走向打擊區。

他今天依舊出任第1棒,繼續擔負起率先向對手防線發起攻擊的重任。

這一戰,

尼爾森高中排出的先發陣容是:

第1棒,厲斌投手中外野手)

第2棒,賈森中外野手)

第3棒,吉利斯游擊手)

第4棒,舒默三壘手)

第5棒,懷特二壘手)

第6棒,戴蒙左外野手)

第7棒,範戴克右外野手)

第8棒,艾文一壘手)

第9棒,普林格爾捕手)

這個陣容,與上一場對陣西山高中的一模一樣。

其中差別之處,在於厲斌和賈森交換位置。

斯太爾斯、斯拉普等幾位9年紀新生依舊穩坐板凳,未能獲得先發位置。

這一點,

凸顯主教練丹尼爾與公牛主教練的不同。

對於征戰過小聯盟賽場的丹尼爾來說,比賽獲勝才是他唯一關心的因素。

而且球隊的開支,絕大部分由學校撥款。

入選球員只需象徵性繳納200多刀的費用即可。

學校為什麼捨得投入不菲的資金?

當然有陽謀的。

那就是希望丹尼爾能夠帶隊取得不俗成績作為回報。

確保維持,甚至進一步提高尼爾森體育強校的聲譽。

所以,

誰行誰上,便是丹尼爾排兵佈陣的原則。

相比之下,

青少棒俱樂部教練們便只能留著口水羨慕嫉妒恨了。

因為,

家長們不僅人人皆金主,也個個勞心勞力參與球隊的日常運作。

若是某人經常坐板凳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