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自作孽不可活。跟著建築一組去考察四季小區的建築四組還沒到下午五點的下班時間就已經哭著想要回去了。

——穿西服的男設計師們汗流浹背, 別說掛胳膊上的外套了,就是襯衫下面的工字背心都濕~了個透,哪裡還有半點世界五百強集團精英白領的樣子?穿著高跟鞋的女設計師們更是想哭。這一路也不知道繞了多遠,腳上早就起水泡了。這晚上回家要是不挑了水泡細心包紮一翻,明天一個個都要成上了岸的小美人魚,每走一步都好比針紮。

建築一組的成員們也流了不少汗,但狼狽的屁事卻是沒遇上的。一群人不但神采奕奕,還有精神討論以前看過的國外街區改造。看起來倒是像一群活力十足的大學生出外實習採風,喬喬就是那個負責教學的年輕老師。

都說人比人氣死人、貨比貨得扔, 一開始站在建築一組旁邊的四組成員們還挺有優越感的,到了後來簡直是恨不得直接沖進四季小區周邊兒的小店裡買一身同樣輕松的行頭換上。

而這些還不是最打擊人的。

最打擊人的四組的成員們以為所謂實地考察就是過來轉兩圈兒,拿手機拍幾張照就行。跟著一組走下來才發現要拍、要注意的細節實在是太多了。他們一個個帶的都是大螢幕的智慧手機, 幾個小時下來基本都沒電了。

一組倒是好,幾乎人手一部數碼相機。有幾個專門拍照的, 還有人專門負責錄影。且這群人早早地就買好了sd卡,根據區域用不同的sd卡拍攝, sd卡上也標註了這是哪個區域的圖片和影片。

不用想,回去上手開始作圖的時候,一定是一組一馬當先。因為他們已經把四季小區的細節都刻在了大腦裡。

可憐的四組成員們又是熱,又是汗,又是腳疼, 又是狼狽,又是電話沒電,又是記憶體不夠……這一趟走下來, 明明四組走得路一點兒不比一組的少,可這收獲嘛,還真不是差了一分、兩分。

要問同一家公司、同一個部門的員工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其實也正常。

當初喬喬被提拔成專案總監,沒有老手願意跟著她一個年輕女人混,手下被塞來的全是和阿傑年紀相仿的年輕人。

這幫子小朋友剛給喬喬帶的時候都知道老手們不看好喬喬,他們被丟給喬喬相當於是被炮灰了。年輕人們哪兒能服氣啊?明著暗著幹了不少陽奉陰違的事情,也和今天的四組一樣把喬喬的提醒當耳旁風。

後來喬喬帶著人去了幾次工地,情況就不一樣了。姑娘們是一次就知道了教訓,從第二次開始都好好做準備。小夥子們不服氣,還想擰巴,可不服氣想擰巴又能怎麼樣呢?

謝銘隨口問起剛去過的樓盤什麼地方用的什麼鋪裝,小夥子們撓著腦袋好像一群野生猿猴聽不懂人話。小姑娘們倒是一個個記得清清楚楚,不但鋪裝材質記得沒有差錯,尺寸也都爛熟於心。畢竟這些東西去工地的時候喬喬都給他們一樣一樣地認真講過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對比的太明顯,傷害可就大了。

能進城建集團的小夥子們也不全是不求上進只想混口飯吃的。不如說他們很多人為了能擠進城建集團的大門,那是在校的時候就削尖了腦袋學了不少東西的。見姑娘們屢受表揚,又看見以謝銘為首的大佬們眼中遺憾的光芒,灰溜溜的小夥子們也不懈怠了。

以阿傑為首的小夥子們再去工地,那都是當一次重要的實習,聽得認真、記得更認真。久而久之喬喬的話也在這群年輕人中很有份量,小姑娘、小夥子們都知道喬喬的提醒非但不會害了自己,還會給自己諸多幫助。

遇上喬喬這樣的上司,年輕人們自然充滿活力和上進心。一群半大不小的年輕人都是敢打、敢拼,他們也有那個資本和精神熬。逐漸喬喬帶的三組就成了“一組”,被甩到後面去的寧志剛、吳琛心有不滿,卻也著實沒那個本事扛下建築一組的任務。

許駿茂被提到專案總監的位置還不算太久,他帶著手下剛組建不久的四組去工地的事也少。這是四組在實地考察前準備得不好的客觀因素。

就主觀因素來說,許駿茂根本就沒有那個心去教誰什麼東西。誰讓他就是被喬喬帶出來的?而他對喬喬安了什麼心他自己最清楚。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預備拍死前浪的後浪可不願意做了下一個前浪。

追隨許駿茂去了四組的設計師不是被許駿茂親自說服招攬的,就是在二組和三組沒什麼建樹、眼看著前途也晦暗不明的。許駿茂和自己親自招攬的人稱兄道弟,對於其他人可就沒多少真情實意了。

也因此許駿茂出走之後還留在建築四組的人在二、三組的時候是什麼模樣,在四組就是什麼模樣。有些人甚至因為過度怠惰還比學生時代退步了。

“這四季小區還真不是一般大……”

“和南雲大學的校區都差不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