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吐露心聲(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駱柔的一番話讓溫子凡心底升起了陣陣寒意。
太子想起白天在圍場裡溫子韜說的那些話,如今仔細想想,確實與他平時的為人大不相同,當時還以為他是有心悔過,沒想到竟是為了降低他的防備。
思及此,太子一掌拍在桌子上,手上青筋暴起。
他原以為他與溫子韜身體裡流淌著相同的血液,即使他有幸被封太子,作為皇兄的溫子韜即使心有怨言也不至於會起謀逆之心,故一直將其他大臣的忠告當耳邊風。
可自古有多少人為了爭鬥皇位而手足相殘,甚至弒父殺子,溫子凡本以為只要他有心,就可以化解溫子韜心中的怨恨,可他畢竟還是太高估了溫子韜心中對兄弟手足的羈絆之情。
過了一會,他起身在帳內踱著步子,溫子凡心中還有一個顧忌,一個他不能說卻又不得不考慮的事情,萬一駱柔只是想挑撥他與溫子韜的關係呢?
踱了一圈回來,這個想法就被否決了:駱柔是京城來的人,他來的目的是議和,他沒有理由這樣做,本來古都裡反對議和的人就是原太子的人,如果他從中挑撥,那議和之事就不可能進行了,而如果不議和,兩國交戰,吃虧的終究會是京城。
而且,這些話是從唐善清那裡聽來的,唐善清一個女孩子,沒有理由這樣做,另外,太子也不會相信她會這樣做。
這麼兩圈踱下來,太子就決定與駱柔等人商量對策。
想想也真是諷刺,他堂堂楚國太子,如今身邊能信任的,竟然是眼前這兩個往日的敵國親王,這心裡的淒涼,悲不自勝啊。
罷了,罷了!
太子搖了搖頭,問駱柔:“那不知月親王可有什麼對策?”
他現在手中既沒有政權,也沒有兵權,如今被困在這圍場之中,也不能貿然回去請兵,很是被動。
而且,在這個節骨眼上,如果貿然讓他的人回城,必然會引起溫子韜的注意,現下還是應該先按兵不動,不然敵暗我明,難免打草驚蛇。
駱柔一時也沒有想到什麼好的對策,故搖了搖頭說道:“本王也是剛剛得知,暫時還沒有想到對策。”
一旁的駱吉文搖著扇子,一雙眸子直盯著榻上的溫螢萱,他靈光一閃,“咦”了一聲。
聽見他“咦”了一聲,駱柔和太子均轉頭看著他,就連溫螢萱都忍不住投來目光。
“我倒是有個想法,你們且聽聽可不可行?”
駱吉文將摺扇收了起來,一本正經道:“不如明日派人將郡主送回古都,以養傷為由讓郡主為太子將心腹帶回。而我亦會修書一封讓她帶給留守驛站的守衛,再由守衛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好讓父皇得知此事。”
這樣一來的話,既能以最快的速度派兵增援,亦能讓楚國王和太子欠他們一個人情。要知道,一國之王的人情,可比千萬黃金還要有用。
駱吉文這是一箭雙鵰的好對策,也是目前最好的對策。如今太子在古都裡無人能用,如果真的圍戰,京城若能派兵增援,助太子守住了這楚國的江山和百姓,自然是最好的辦法。
而且駱吉文還想到,如今他父皇議和的心意迫切,讓他出兵,那皇帝老子一定會答應的,而且他京城裡還有兩個親王在楚國的土地上,派兵自然是毋庸置疑了。
當晚入夜之後。
溫子韜與那幾名刺客在圍場裡會面。
甫一見面,溫子韜便將幾人踹倒在地,罵道:“飯桶!一群飯桶!一群人還找不到一隻兔子嗎?老子花這麼多錢供養著你們,為了什麼?”
段熙平上前阻攔道:“殿下息怒,陷阱已被太子發現,如今看來,我們只有另想對策了,不過只怕此時太子心中已有戒備,殿下若還想在圍場裡動手,就要儘快了,以免夜長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