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喜歡狩獵(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是他們想得太消極,而是他們無法不消極,草原人驍勇善戰,這種狩獵,正是他們喜歡的。
大靖派出的人,依舊是三軍裡的騎兵連的一位小將,名叫冉宇行,這名小將年紀雖也才二十出頭,但卻是已經做到了騎兵連連長的的這個位置。
騎兵,在和品年代也是個遊散的東西,就像冉宇行,他們平時在邊關,就只是巡巡邏,別的事情大多不需要他們做。
冉宇行並沒有京城貴族望族的背景,他只可算是一位富裕小家的孩子,從軍,還是他拖盡了所有的關係送進來的。
但冉宇行沒有辜負父母的期待,他十歲參軍,這主要也是因為他體格健碩,十歲的時候就長得如同十五六的樣子,在軍中十多年,他進入了騎兵營,然後苦練騎術,終在二十出頭的年紀裡有了成就當上了連長。
富有戰爭經驗的將軍已老,年輕一輩的將士有沒有實戰經驗,這就是大靖目前士兵的狀況,但草原不是,草原計程車兵,會時不時出沒在草原邊緣與深處,甚至草原會常舉行兩地士兵的演駱操練。
加之草原本就是遊牧民族,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的人,不然多木烈當初那不會對騎術那一場比試那麼自信,打獵?連天上的老鷹都能打下,這還不是小意思。
但這次多木烈沒有再如之前一般因為信心滿滿而粗心大意,他讓人好好的仔細的檢查了參加比試的草原方人的箭筒弓箭馬匹以及其他。
審查一遍沒有紕漏後他才讓那名勇士上了馬。
冉宇行也上了馬,樹林外人也不好,大多都已經看得累了,不想那些對熱鬧就會歡喜鼓舞的百姓,他們此時可無法暴出掌聲喝彩聲。
於是在一片沉寂中,兩人的馬,開始進入樹林。
樹林很大,也不是原自然生態的樹林,而是先皇為了討那位妃子喜歡而命人栽種的,大片的樹林經過五十多年的生長已經看不出了人工的痕跡,站在樹林外的眾人,趕忙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只等著比試的結果出來,事實上等待上一件極其枯燥無味的事情,於是便就有人找著人來聊天打發時間,在場的都是望族子弟貴族子弟,聊起天來也有一定的話題,皇上與多木烈坐在一頭上方看著。
來觀看第六場比試的大多是男子,向唐善清這樣的倒是少見,眾人也知金碩公主向來喜歡狩獵,便也沒有多少異樣的目光。
尋了一處,唐善清與連城青坐了下來。
李非白等人看見唐善清,也都樂哄哄的湊了過來。
比試這次同樣是限定一炷香的時間,一炷香的時間會很快,眾人也沒有心焦只是當做聚會在自己認識的不認識的人在愉快聊著人扯著淡。
“皇上,那裡有臣妾的侄子,臣妾想過去打個招呼。”麗妃指著一邊的幾位公子哥說道。
皇上抬頭看了一眼,這幾人裡是有趙家的人,於是他便就準了。
得了皇上准許,麗妃趕忙欣喜的讓宮婢撐著傘向著那一桌人而去,走時,她還有意無意一般的路過了唐善清的那張桌子。
麗妃也可算得是這裡的重量級人物,她一出動便有人注意到了,好在這些人裡都沒有人上前去搭訕。
唐善清與李非白話題較多,特別是提起他那小白的稱呼的時候,她總能看到李非白抓狂的神情與眾人目瞪口呆。
談著談著,話題又迴歸了最初的比試,明日就會是文試,試題還未出,沒人知道會比什麼,於是便就有人在打趣著,看一群肌肉男舞文弄墨,實在是有些彆扭。
第六場要是結束,不管是大靖贏還是草原贏,這六場的武試便就會是大靖勝出或者是平手,本就沒有多少機會的武試還打成了平手。便就有人在想這文試肯定是更沒壓力,倒是有人開始小瞧著草原人的驍勇。
唐善清對這個結果也並不意外,大靖會贏,他們都之所以會這麼緊張,不過是他們不想出意外,就像騎術那場的意外,現在看來,藉著地主之誼,這場文武比試最終,還是沒有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
很多人對文試到沒了多少興趣。文試對大靖來說,定然是十拿九穩的,它不像武試會這麼讓人翹首以待。
但也說不準草原就是那十拿裡那一個不穩呢?唐善清從不會輕敵。
雖說這草原的輸贏,與她也沒多大的關係,她這個冒名頂替的公主的這種國家榮譽感實在是很糟糕,這大多也是由於她在以前的二十年生活裡的苦難。
像唐善清這樣早就到了適婚的年紀卻還是未出嫁的姑娘在京城裡並不多見,眾男子看著這名與自己年紀也小不了的公主心裡也不存著多少惜香憐玉的感覺,他們與金碩公主的相處,很是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