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度娘上市時間很久,流通股竟然達到了79左右,當然其中流通股很多都是機構長期持有。

度孃的機構股東達到一千多個。

雖然流通股將近80,但度孃的控制權依舊牢牢地在李總手中,因為他們公司採用了ab架構,李總靠著16.5股權,卻有著56的投票權,可以說整個公司就是李總的一言堂。

沉悅建議在吸收大量流通股後,再利誘李總,給出一些承諾,最終完成控股。

至於控制權就要看怎麼和李總談了。

這些話陸楊自然聽到了,沉悅說的只是正常的收購方案,但陸楊一開始就打算和李總談判。

他打斷道:“收購方案先不聊,說說度娘這幾年的經營狀況。”

沉悅聞言心中咯噔一聲,好像自己準備的收購方案小老闆不是很喜歡。

她當即收斂情緒,緩緩說道:“好的,近些年度娘公司一直在走下坡路,在2017、2018的營收分別為848億元、1022.77億元,2019已經過去一半,營收根據現在收集的情報來看,可能比去年還要低一些。”

“最重要的還是利潤,2017年利潤根據財報來看,只有156.9億元,2018年是155.3億元,上半年的利潤大概在幾十億,今年他們投入了很多新專案。”

“比如ai研究、智慧汽車平臺、雲服務、影片網站等等,分析師分析,也許今年的利潤將不足50億。”

“老闆您選的這個時間點的確非常好,一些資料只要媒體報道,股價很容易打下去。”

“對方的淨資產包括現金、持有股權價值、地產價值等等,一共1900億左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目前股票總價值在350億美刀,總股本3.46億,單價101美刀...。”

陸楊記得以前度娘好像是到過近千億,現在幾乎少了兩三倍,確實是沒落了。

聽到沉悅說的資料挺詳細,陸楊問道:“資料挺詳實嘛,我好像看過一些報道,說我們國內大部分網際網路大公司,其實大股東都是國外,是這樣嗎?”

陸楊其實是有點憤青的,他公司的產品在國外賣得都比國內貴,大把賺美刀。

但仔細一盤點,才發現原來國內網際網路大公司大把賺錢,最後大頭好像竟然是國外的人賺走了。

沉悅對這些非常瞭解,她已經在這個行業幹了很多年,自身背景也很強大,接觸了大量資訊。

於是大致給陸楊介紹了一下,像是阿狸大股東竟然是軟銀,腳盆國的投資公司。

度娘最開始上市的時候,德豐傑佔股超過25,同樣是國外的投資公司,當時創始人加上公司高管所有人的股票,才只有22。

這麼多年過去,股票早已在市場上流通,可以說絕大部分股東其實依舊是外國人。

就連騰達,大股東也是南飛的報業集團。

聽完這些後,陸楊眉頭微皺,心中嘆息一聲。

原來我們這麼發達的網際網路,背後站著的,都是外國人啊。

本來還沒有一定要收購度孃的想法,現在卻改變了。

這次就盡力而為,將度娘拿下,上什麼市,直接退市。

以後發展起來,也不讓外國人坐享其成。

陸楊也認真起來,不再遠端檢視程式碼,而是抬起頭對沉悅說道:“這次我把李總叫到魔都了,明天你跟我一起,我會帶著李總看看我們最近研究的新專案,這個專案會讓度娘公司的業務迎來毀滅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