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公司大會,業務盤點夏為科技年營收2萬億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之所以陸楊覺得以後,還會有大量訂單,其實是考慮到這種裝置,會大量供應給三大運營商。
以前量子通訊有個極大的缺點,那便是定位失效了。
最直接的影響便是,所有汽車導航、外賣、快遞等等需要定位資訊的服務都受到影響,收外賣需要手動調整定位資訊,也無法看到外賣小哥實時定位在哪裡。
這還能容忍,但是習慣使用地圖導航的人,用了量子通訊手機後,完全抓瞎。
根本沒辦法再用新手機地圖定位。
這段時間,司機們只能把舊手機拿來配合著使用,甚至一些本來快要破產的導航儀公司,還接到了不少新訂單,一些司機單獨在車上安裝了導航儀。
解決的辦法就是三大運營商大量採購量子糾纏定位機,每臺量子主機最好都搭配一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樣保底就有20萬臺以上。
大概要額外花費400億的樣子。
陸楊估計這筆生意要是談成,以後三大運營商會額外增加一個定位服務,還是讓使用者買單,每個月多出一些費用。
業務的細節,就不需要陸楊負責了。
他只是主導裝置研發,出成果後,市場讓夏為科技的業務人員去談。
為此他還特地抽出一天時間回夏為科技開會,就是盤點公司的業務,當然也是盤點公司的財務,算算多久時間能再次掙滿6000億。
陸楊來到公司,夏為科技的高管們全都在會議室等待。
首先是業務盤點,所有高管出席會議,最後財務盤點,那就是一家人開小會了。
業務盤點時,陸楊看到了夏為科技的眾多高管,很多都是新面孔,是陸林這些日子招聘的優秀管理人才。
基本上每一攤業務,都有獨立管理人員,這些人也都出席本次會議。
在陸林的主持下,分管經理們開始彙報業務。
“我負責的是柔性固態電池業務,目前全球合作伙伴已經擁有七百多家,月產能達到30萬件。”車泉說道。
陸林小聲在陸楊耳邊介紹道:“車泉是我以前在孤兒院的老夥計,管理能力不強,但是勝在忠心,這個業務比較成熟,只需要盯著西北那邊的工廠產能,還有對接找上門的客戶就好。”
陸楊點了點頭,他是不管這些細節問題的。
只是聽完有些疑惑,等車泉說完,詢問道:“我記得幾個月前,我們產能就不停擴大,當時就超過500萬出貨,怎麼這麼久過去變成月產30萬件?”
車泉連忙解釋道:“是這樣的,以前的標準計算是按照手機電池算的,現在是按照汽車電池標準計算,每輛汽車用的電池充滿大概是30度電,我們一件,就相當於30度電的標準。”
“換成手機,一件相當於能滿足900臺1萬毫安的手機。”
這樣算下來數字就很恐怖了,相當於一個月能供應2.7億臺手機的電池。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當然這也是柔性固態電池量產化,出現的很尋常的事。
相關技術早已成熟,工廠擴建並不困難,西北那邊的工廠裝置經過幾輪改進升級,基本都在自動化生產。
陸楊又問道:“那現在我們給多少汽車供應電池,又供應多少的手機?”
“手機電池目前幾乎壟斷所有手機行業,手機行業每個月出貨大概1億臺,全部都使用我們的電池,手機佔總產能的37,還供應了18萬輛電動汽車的電池,還有近1萬件就是生產手機充電寶、戶外電瓶供應等等。”
“目前西北工廠還有擴建計劃,主要是為電瓶車供應電池,保守估計國內的電瓶車市場大概在3.5億臺,這些電瓶車以後都會更換我們的電池,1件的話,就能滿足30臺電動車的使用。”車泉介紹道。
看得出他對所有資料都很熟悉,陸楊問什麼,他立刻就答出來了。
緊接著車泉還說了今年產能擴建計劃,新能源汽車和手機電池方面,增長已經基本到頂,每個月銷售1億臺手機、將近20萬輛電瓶車,是全球市場的總體容量。
靠著產品質量優勢,基本壟斷所有份額。
能擴充套件的地方就只有電瓶車,以前的汽車電瓶更換,其他需要使用蓄電池的行業等等。
按照車泉的計劃,會將30萬件擴大到140萬件,這樣就能滿足新能源汽車、手機、兩輪電瓶車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電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