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著生髮按摩儀、柔性固態電池兩項頂尖技術傍身,已經不能用尋常眼光看待陸楊。

他現在就是專家學者。

至於什麼理工大學研究生身份,這並不重要。

科學島的大院士們,都會以平等的態度對待陸楊。

因為不屬於官方的科研體系,陸楊的地位反而有些超然。

這次來到科學島,潘見偉也跟著一起,他是量子通訊主要研發負責人,也要參與技術討論。

陸楊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到科學島,受到了熱烈歡迎,本來對方還準備組織歡迎晚會,邀請陸楊演講,但因為陸楊不喜歡這些客套流程,拒絕了這樣的安排。

於是一切從簡,沒有影響科學島的正常科研,科學島的高層接待了陸楊一行人。

其中最讓陸楊感興趣的自然是小太陽專案,這次負責人龔教授也在科學島。

他本來在京城出差,得知陸楊過來,特地趕回來接待,當然最主要還是想和陸楊討論學術問題。

小太陽專案目前正在使用陸楊研發的隔絕柔性固態電池高溫的透明材料。

龔教授在外界基本無法搜到名字,他從1992年起一直從事等離子體物理實驗研究。

先後在合市超環ht7超導託卡馬克及東方超環east全超導託卡馬克上開展燃料彈丸注入、等離子體與器壁相互作用及託卡馬克穩態執行與安全方面做出巨大貢獻。

從2009年起任east裝置物理實驗執行及安全總負責人,是小太陽專案的權威專家。

陸楊要解決“磁約束”技術難題,也需要龔教授的幫助。

當然不是理論上的支援,這方面陸楊已經有完整理論,他需要的是裝置支援。

原本的技術,是將“磁約束”縮小到手機晶片大小,現在因為外部技術不夠成熟,只能退而求其次,建造更大的“磁約束”裝置。

現在陸楊的量子通訊,有兩條技術路線。<控制原子的技術手段,將原子運動軌跡按照特定方式運動,最後就能引發量子糾纏現象,讓微觀世界的虛假平滑空間出現孔隙,最終實現量子通訊。

現在陸楊走的第二條路線,也是從智子大禮包當中獲得的技術,那就是“磁約束”技術路線。

磁力,是由磁粒子的原因產生,磁粒子又可以在微觀世界控制粒子按照特定軌跡運動。

本來按照腦海裡的技術方案,陸楊能把所有的零件,融合在晶片當中,實際上這枚晶片內部,就能構成“磁約束”軌道,約束粒子按照特定軌道執行,最後找到維度孔隙。

現在就按照大了搞,磁約束用在小太陽上時,大概有卡車那麼大的裝置,小太陽也在一個金屬球體當中。

而金屬球體本身不能和小太陽產生的高溫能量接觸,在它們中間,隔絕著一層超強磁力。

這個裝置,就是託卡馬克裝置。

它是一種利用磁約束來實現受控核聚變的環形容器。<ak來源於環形、真空室、磁、線圈。

最初是由位於前蘇國莫斯科的庫爾恰托夫研究所的阿齊莫維齊等人在20世紀50年代發明。

現在,陸楊就要利用這樣的裝置,進行劃時代的量子通訊實驗。

原本想找潘見偉以前負責的九章實驗室幫助,但因為潘見偉的面子問題,還有產權歸屬問題,就不去找他們了。

找科學島的小太陽專案組,借用他們的裝置,甚至還要改裝他們的裝置,這也會影響產權。

但現在陸楊也想明白了,量子通訊不是簡單的科技。

不借助國外的力量想要成功,就得需要國家機器幫助。

況且現在只是進行實驗,在實驗之前可以談好這些事,陸楊靠著柔性固態電池積累下來的人脈,也不是毫無用處。

至少爭取申請相關裝置實驗使用,那是完全可以申請到的。

實驗成功後,陸楊自己都要定製一臺托克馬克裝置呢,這也要國家機器幫助,才能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