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量子計算機和科研難題(第2/3頁)
章節報錯
只要他這裡成功,說不定量子計算機都能被他們造出來呢。
這些日子陸楊也要付出努力,多從潘老身上學習知識,量子計算機的內容也不能放過,到時候陸楊再結合腦海裡的知識,就不需要九章取得突破,而是陸楊這邊重新開啟新專案,讓夏國第一臺量子計算機誕生了。
但一切的前提,就是需要完成現在的實驗。
最關鍵的一環在於如何控制原子大小的微觀粒子移動,只有這樣才能驗證陸楊發現的粒子軌跡可以控制,人為控制量子糾纏現象。
並且發現最關鍵的微觀世界維度孔隙。
實驗現象得到驗證,才算是打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以及黎曼幾何。
“這樣吧,我先去打聽一下最關鍵的幾套裝置,看能不能買到,潘老您以前也在控制觀察量子糾纏的粒子,還有其他辦法的吧?”陸楊問。
潘見偉聽陸楊提前他以前的事,知道有些事必須說清楚了。
他點點頭,解釋道:“有倒是有,但那是工業部聯合無數企業給我量身定製的,以你現在的關係,肯定能讓他們幫忙,可要複製一臺,這估計需要大半年時間,而且真用那臺裝置,我們這裡的地盤都不夠用,那臺裝置很大,還涉及地下工程,在qhd那邊。”
陸楊知道qhd有個強子對撞機建造計劃,原來在這之前,就已經有專案在那邊了。
“當初您不是說幾個月可以出成果嗎?那要是沒有外國人的裝置,還能不能出成果?”陸楊疑惑道。
潘見偉尷尬道:“這個嘛,小陸,你也知道理論是理論,實踐是實踐,要是能弄到需要的裝置,肯定沒問題,不然也可以用老東家的那套,但關係有點僵,現在他們換負責人了,另外你如果找他們合作,到時候出了成果,他們會要求參與專案。”
潘見偉不太想吃回頭草,回去找他們幫忙可能失去主動權。
他可是想著上演王者回歸戲碼,而不是興沖沖地說下海自己幹,做到一半困難解決不了,又跑去找老東家幫忙。
這太丟臉了!
如果是百分百能成功的事,潘見偉為了學術名聲,科技突破,也不是不能放下面子回去請求幫助。
但他知道,國內的裝置不一定能成功。<那套自己設計,或者找別人訂購的能控制原子的裝置。
市面上能買到的裝置差了許多,他原計劃是忽悠陸楊拿到經費,現在顯然很成功,隨後他再自主研發,靠著購買落後一些的裝置,花個一年半載自主研發,有希望弄出來。
期間少不得繼續讓陸楊投資。
當初他就打聽清楚陸楊的背景,誰然暫時沒多少錢,可手握生髮按摩儀專案,這絕對能賺很多錢,不可能缺他的科研經費。
他自己的股份,潘見偉都不太在意。
能讓他自由自在的研究,花不完的科研經費,才是他最想要的。
到時候陸楊都投入了10億資金,沒出成果難道放棄不投入了啊,這不可能的事。
潘教授太懂這些了。
陸楊也意識到,當初潘教授打包票說幾個月出成果,是有些忽悠他。
潘教授可能壓根不在意自己的股份,只是想有個人投資讓他自己折騰。
況且陸楊還能提供一些理論支援。
想到這一點,陸楊在心中重新整理了對潘老的認識,果然能主持大專案的科研工作者,就不再是單純的科研工作者了。
人心也是非常複雜的。
陸楊倒是沒有被潘教授當初的忽悠弄生氣,為了科研經費嘛,是能理解的,他也相信,潘教授後來參與柔性固態電池專案,便意識到他爆發出的巨大潛力。
想要彌補自己以前的忽悠行為,就去找了許多老院士,給陸楊搭建人脈,幫陸楊鋪路。
這時候的潘教授,才算是真心為他考慮,而不是單純當他是科研經費取款機。
雖然不打算記仇,陸楊還是打算以後慢慢稀釋掉潘見偉的股份,算是對潘見偉一開始沒有真誠的懲罰。
當然陸楊不會明著說,有些事大家心照不宣。
也許潘教授也不在意股份。
找潘見偉以前的老東家幫忙,陸楊也不想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