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定位成功,查到座標!(第2/4頁)
章節報錯
陸楊緩緩點頭,“是的,量子通訊定位的技術,就是脫胎於四維空間的準確推演計算,這讓我們知道每個糾纏粒子出現在其他地方後,如何和終端的糾纏粒子關聯。”
“再深入一點,我們甚至能製造出傳送裝置!比如糾纏粒子出現在老鷹國地下,我們在魔都實驗室找到準確座標,可以將粒子精準地從魔都的維度孔隙發射進入四維空間,隨後再讓它出現在老鷹國的準確座標當中!”
潘見偉還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他疑惑道:“可是如果四維空間是很多空間重疊,我們將粒子發射進四維空間的時候,粒子已經迷失在重疊空間當中了啊?”
“潘教授,你還是沒理解我剛才寫的東西,疊加的四維空間,只是產生維度孔隙的原因,而我們要透過三點關係確認位置,必須還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計算!”
“我們身在三維空間的平面上,可以看到飛機從魔都起飛,看不到落點是在京城或者蓉城還是國外,但如果視角提高,就能看到飛機的所有軌跡,現在糾纏粒子在三維的世界,可能只是魔都一個點,老鷹國一個點,沒有中間的路程,身在三維空間的我們無論如何也看不到他們的軌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現在我們視角進入到四維,同樣能看到三維世界的樣子,魔都和老鷹國紐約現實世界相隔萬里,但在四維世界,其實距離是虛數,也許他只有一米。”
“同樣的觀察手段,也決定我們的視角,人的肉眼即便在太空上,也看不到飛機的軌跡吧?但用上了衛星使用電磁波觀察,就能確定飛行路線,工具讓我們的視角擴充套件了。”陸楊緩緩說道。
隨著陸楊的解釋,潘見偉終於知道量子通訊定位技術,到底是怎麼回事。
聽陸楊的意思,是已經找到了這種在四維世界觀察三維世界的工具。
他腦海裡冒出許多想法,於是立刻問道:“你的意思是找到了這種工具,那要是將這種工具用在其他地方,而不是用在定位,是不是意味著你能在魔都,觀察太陽系之外的景象,或者在魔都看看老鷹國總統晚飯吃什麼?”
陸楊頓時陷入沉默,這個技術方向他還沒考慮過,之前都想著趕緊製造量子通訊定位裝置了。
現在仔細一想,好像還真有希望靠著高維觀察低維的工具,做到監控全球的目的。
但很快陸楊便搖搖頭道:“這個也不太現實,必須考慮到維度孔隙非常小,比我們人類能使用的所有觀察工具還要小太多了,我們能看到點和點連線,根據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還有定位座標知道位置在哪裡,但並不能將對面的影象也給傳過來。”
潘見偉想了想就明白過來了,高維觀察現階段也只有量子糾纏定位能使用。
除非研發出微觀粒子機器人,從微觀尺度,將機器人從維度孔隙當中傳送到指定地點,隨後讓機器人觀察,再透過量子糾纏把資訊傳遞回來。
高維視角受限於三維空間的維度孔隙太小,能運用的地方也比較少。
先前陸楊提出了物質透過維度孔隙傳送,首先要掌握的便是物質在高維展開,在低維縮小的技術。
這就像是一種神奇的沙粒組成的巨人,隨時可以分散又重組。
那麼巨人可以瞬間化身千萬,成為無數沙粒,從維度孔隙透過,被髮射到指定座標,然後再進行重組。
這樣巨人就從一個座標,傳送到另一個座標了。
前提是“沙粒”擁有智慧。
換成真實科研,那起碼要在微觀粒子,包括光子、質子、電子尺度上,製作出粒子機器人,這樣才可能實現物質遠端傳送。
相當於傳送物質,是在分解物質的前提下,到了地方再進行重組。
兩人又討論許久,期間葉禕依送來了飯菜提醒他們吃點宵夜,隨後兩人又繼續加班了。
陸楊開始用實驗室的材料,製作高維觀察工具。
這就像是在三維的現實世界製造衛星差不多,衛星也算是一種高維觀察工具。
維度並非沒有交集的,就像是我們和螞蟻生活在一個世界,在螞蟻視角里,就一直是二維世界。
高維觀察工具也比較簡單,陸楊知道磁約束量子場是延伸到了四維甚至是更高的維度,那麼就能用磁約束量子場測出四維空間的範圍。
沒有點抽象思維的人可能很難理解這個概念。
但只要看完陸楊的實驗做法,就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首先陸楊的量子主機內,存在數之不盡的糾纏粒子,在終端當中同樣如此,粒子之間發生糾纏,是在最開始利用光糾纏技術獲得的糾纏粒子。
可以理解為這時候,還沒有維度孔隙沒有四維空間。
但在製造糾纏粒子的時候,已經扭轉了四維空間,讓它和現實世界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