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領導親自迎接陸楊,雙方相談甚歡,陸楊也把反偵察的那套軟體原始碼,交給對方。

隨後就是其他人帶著陸楊參觀柔性固態電池生產了。

這裡雖然是山體內,但空間極大。

在內部其實感覺不到是地下,反而和大城市的寫字樓差不多。

陸楊參觀了黃星綠小蝴蝶處理車間,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小蝴蝶從海楠、西廣、南雲那邊運送過來。

蝴蝶已經實現量產。

就和江南地區、南方還存在的養蠶差不多,現在很多農民多了一種謀生的手段,那就是養蝶。

蝴蝶小的時候,就是毛毛蟲。

在經過“變態”發育後,破繭成蝶,這時候只需要等幾天時間,蝴蝶材料就可以使用。

人工培育的蝴蝶產量極大,因為每次種蝶都能誕下數百枚卵。

現在是由養蝶機構,將“種子”分發給普通農戶,隨後農戶用菜葉子樹葉等餵養毛毛蟲,養到破繭成蝶後再燙死曬乾,隨後養蝶機構用高價收購曬乾的蝴蝶。

甚至有一些大戶,投資了養蝶工廠。

在西南熱帶地區,已經形成了完整產業鏈。

工廠負責人介紹道:“根據飼養成本,目前我們收購幹蝴蝶的價格,一斤大概5000元左右,主要因為幹蝴蝶,重量非常輕,普通農戶一個月大概也就產出兩斤不到蝴蝶...。”

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陸楊非常滿意。

根據現在的資料,靠著這個產業鏈,已經讓數十萬人有了生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隨著繼續參觀,陸楊也知道曾院士到底做了什麼。

他在陸楊這裡學會相關技術後,進行了大量改進。

讓整個流程,都差不多完成工業化製備。

尤其是小蝴蝶,更是全程工業化處理。

把曬乾後的小蝴蝶,丟到特殊機箱裡,靠著風力就能將翅膀破碎,而中間充滿油脂的身體部分,會直接脫落,最後可以製作成飼料或者肥料。

翅膀有些破碎也沒關係,他們現在研究出了批次生產螺旋二十四面體的裝置。

破碎的翅膀,經過特殊處理後,也能達到陸楊研發出的技術需要的使用標準。

至於另外的材料廠,也全程由機器配比,整個廠區只有很少人能夠進入。

就連陸楊身邊的潘見偉和葉禕依以及保鏢們,最後都被擋在廠門外。

曾守城親自給陸楊介紹詳細情況。

“我們從全國各地採購了大量原材料,這都是走的軍工渠道,而且是混合其他裝置生產材料一起採購,所以在源頭上基本就能做到保密,用到的174種配方材料,每道工序處理現在都由機器完成,目前知道配方的目前只有我還有基地高層一人,另外留存了一份在京城那邊。”曾守城介紹道。

陸楊好奇的是一個月產量,還有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