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楊想到一個漏洞,他立刻問道:“那你們買斷,稍微改改技術方案,會不會出現民用級產品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會,我們買斷的是民用外的使用許可權,當然後續如果我們能讓這項技術升級,也不會額外支付給你錢了,如果你能再次升級技術,而我們又急需,那到時候我們再花錢和你買。”周華容詳細解釋道。

這樣陸楊就懂了,看來這是個可以持續薅羊毛的好生意。

技術升級他這裡有好幾種方案啊,只不過暫時看來沒必要升級,一些材料也不好找,陸楊只有理論知識,運用估計要在實驗室待幾個月研究透。

現在沒時間窩在實驗室,陸楊暫時不打算拿出新技術。

可以學學外國人的高科技工廠,擠牙膏一樣更新換代。

“那到底多少錢呢?”陸楊期待的問。

這次根本不是對等的商業談判,所以陸楊也沒打算討價還價,對方出多少就多少,價格太低下次再主動報價高一點,任由對方選擇買不買。

很顯然對方也不會讓陸楊吃虧,周華容先是抱怨經費不夠用,現在要造航母、造導彈,研發戰鬥機,空閒的錢不多。

陸楊都以為會是很少的錢時,周華容緩緩道:“最後定下了,100億夏元,獲得永久民用外的授權,如果你不滿意,可以和我談,我在回去和上面商量商量。”

聽見這個金額後,陸楊眼前一亮,本來以為最多20億,沒想到100億啊。

畢竟只是技術授權,人家生產都不需要陸楊出力。

滿足了。

不過還有個問題,對陸楊極為重要,他立刻問道:“這100億,繳稅了嗎?”

周華容估計是沒想到陸楊第一時間問的竟然是這個問題,愣了愣,旋即說道:“這個啊,這是兩套系統,不需要這套流程。”

本來就是絕密技術,相關交易都不會公開,而是嚴格保密,所以交不交都是內部的事情。

陸楊此時卻是嚴肅道:“一定要繳稅!100億是稅後嗎?是稅後的吧?”

要是沒有最後的追問,周華容估計會接一句那就100億再扣個百分之幾十稅費,那他們肯定高興啊,節約一大筆錢呢。

不過有陸楊後面的話後,周華容改口道:“當然,稅後一百億!你說繳稅就繳稅!”

“好,那按照我個人名義計算對吧,已經到了最高一檔,45,所以我繳了82億的稅?”陸楊問。

按照陸楊的演算法,也就是技術授權費用其實是182億左右,扣除45,是81.9億,最後陸楊獲得100億稅後現金。

當然算是這麼算,實際上只不過是背後過過賬,周華容自動腦補,也許是陸楊想要納稅證明,將來對其他業務有利呢。

對周華容背後的官方來說,這都是小算計,自然沒有不答應的理由。

最終確定下來,陸楊也開始為曾老講解技術細節,這時候不管是周華容還是葉禕依,都離開了會議室。

而這間會議室早已經過嚴格檢查,沒有洩密的可能。

周華容打了個電話,很快陸楊的個人賬戶就收到這筆稅後的鉅額資金,最讓陸楊激動的是,同一時間,陸楊還收到系統訊息。

上次系統升級,已經把納稅計入抽獎金額。

也就是說,就在剛剛,陸楊突然多出81.9億抽獎金額!

而且,卡里還躺著100億呢,這筆錢陸楊也可以想怎麼用就怎麼用。

按照協議,就連工廠都不需要他負責,第一批原材料採購,工人的工資,因為周華容代表的一方佔股30,都由他們來負責。

後面材料生產出來後,陸楊負責找銷售渠道,貨賣出去,民用材料生產廠也走上正軌。

陸楊其實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利,吃兩頭。

比如採購價定一個稍微比成本多一點的價格,出售給其他合作廠家的價格,再高上幾倍,利潤就能大部分落入自己口袋。

當然陸楊不至於這麼沒品,他不會成立單獨的商貿公司,出廠價就會定的比較高。

這樣背後佔股30的一方,也能跟著受益。

民用工廠會積累下很多資金,陸楊是控股大股東,可以選擇分紅,也可以選擇用這家工廠投資其他產業,一切都是合理的。

這一刻,陸楊直接實現財務自由。

喜歡黑科技:我的民科成真了請大家收藏:()黑科技:我的民科成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